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补益汤 > 补血 > 炙甘草汤
编号:140230
炙甘草汤:古代急症用方
http://www.100md.com 2021年8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507期
     炙甘草汤首见于《伤寒论》,主治“心动悸,脉结代”,然而对于其具体应用指征,《伤寒论》之描述并不详细,现笔者试探究炙甘草汤的应用指征,为临床提供参考。

    《伤寒论》第177条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由“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冬半升(去心),麻子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组成。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和“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中亦有两条分别引自《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的条文,分别是“《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其方剂及煎煮法同《伤寒论》。

    炙甘草汤方适用于里证,阳证,虚证,寒热不显而略偏于热,津血不足而不兼有瘀血、水毒及食毒,心悸,脉律失常。然于临床应用时亦可兼有表证,或者说患者虽有表证,然并见脉结代,心动悸之症状,先以治此,次治表证,或表证与此证同治为宜。

    此外,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记载可知,炙甘草汤所主之症状偏于虚性症状,患者体质为虚弱型,如身体瘦弱,面色偏萎黄,食欲不振,眠差等疲劳消耗性症状者,所以炙甘草汤是一首具有强壮补益作用的方剂,并具治疗心律不齐之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在《经方使用手册》中提到此方是“古代的止血强心强壮剂和急症用方,经典的滋阴方,适用于以羸瘦肤枯、贫血、脉结代、心动悸为特征的疾病和虚弱体质的调理。”除此之外,笔者于临床中发现此方加附片、补骨脂等药物后可具有阴阳双补的作用。

    曾治一患者,某女,34岁。体格瘦弱,肤色偏黄,精神疲惫,声音低弱。主诉食不下,眠差,入睡难。证见月经尚正常,易腹泻,怕冷,手脚凉,有时心悸。舌淡红明亮,脉细弱,三五不调。与炙甘草汤去麻子仁加淡附片、酸枣仁、煅牡蛎、补骨脂、茯苓,6剂。服药2剂后,睡眠明显好转。服完第4剂,胃口好转,睡眠基本正常,无腹泻,不怕冷,不心慌。6剂服完,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临床中应用炙甘草汤,患者不必见心动悸,但均见脉律异常,或结代或三五不调不等均可用之。此外,炙甘草汤虽常用于心律失常类疾病,但不仅限于此类疾病,诸如口腔溃疡、痹症、贫血、失眠、肺结核等均可用之。因炙甘草汤中有生地,且剂量较大,故在应用时当遵循张仲景之说加用酒煎,否则多有致腹泻之弊;方中麻子仁含有油脂,本有腹泻患者用之时则多代以枸杞子或去之,效果亦无影响。(翟惠奇), http://www.100md.com(翟惠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