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药工作
编号:139106
建设人才队伍,夯实中医药发展之基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南阳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http://www.100md.com 2021年5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465期
     医圣故里,杏林飘香。张仲景著伤寒创辨证先河,一代代医者薪火相传。医圣祠前,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把脉”中医药发展,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中医药学不断发展,传承在人,创新也在人,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第一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中医药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分布影响着中医药事业整体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和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的,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内外兼修、与时俱进的中医药特色人才,尤其是骨干、领军及复合性高层次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首先,要有一支会看病、能看好病且数量可观的中医队伍。临床疗效是中医永葆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成就了此次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杰出表现,更可印证总书记所说“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的重要论断。

    以疗效为导向培养中医人才,要在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中,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早跟师,早临床,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如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用5~10年时间,评选表彰300名左右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培育500名左右岐黄学者、3000名左右中医药优秀人才、10万名左右中医药骨干人才等。

    其次,要努力让中国医生都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素养。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而要实现中西医药互补协调发展,就必须努力打破中西医的壁垒,尽可能让中国的医生都能掌握中西两种医学,从而促成中国医师队伍在临床中融汇中西医的行动自觉。中医在坚持中医思维的前提下,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西医则要了解中医学的思维和诊疗方法。

    对此,要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加强临床医学类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药科室建设,逐步增加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内容;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接受必要的中医药继续教育等。

    再次,培养造就一批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中医药日益显示出的多元价值和光明前景,急需更多领域的跨界人才支撑,而不是仅中医药领域单打独斗。然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制度保障、资源倾斜。

    为此,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研究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支持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等。

    此外,要将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贯穿始终,同时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才兴,中医兴。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得力,将夯实中医药振兴发展之基,确保中医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不断服务人民健康。(朱蕗鋆), http://www.100md.com(本报评论员 朱蕗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