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药业 > 观察评论
编号:130529
中药代茶饮食品化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17期
     代茶饮应用范围、配方精简、饮服方便、口感甘淡,易被公众接纳。虽然极具产业潜力,但其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广泛问题——

    中药代茶饮简称“药茶”,是以中草药与茶叶配合使用,或以单味药或复方中草药煎煮、冲泡,随即饮用的中医药疗或食疗类剂型,可以起到疾病预防、病后防复、养生保健的目的。

    代茶饮最早起源于汉代,代茶饮方最早出自唐代《外台秘要》,“药茶”在宋代《太平圣惠方》与明代《普济方》中均有记载,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中药茶的制作、使用及其适应证。

    代茶饮在清朝上层社会备受推崇,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撰写的《清宫代茶饮精华》一书中记载了中药代茶饮200多首方剂,此时的中药代茶饮到达成熟时期,代茶饮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特殊剂型。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代茶饮起了重要作用。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各省已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进行梳理,发现有6个省(市)的方案明确中药代茶饮作为此次疫情的预防方,这些中药代茶饮各具特色。
, 百拇医药
    代茶饮具有应用范围、配方精简、饮服方便、药效充分、口感甘淡等优点,易被大众接纳,具备研究及市场开发潜力。虽然代茶饮应用前景极具潜力,但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中药制剂与食品属性界定的矛盾

    代茶饮到底是“药”还是食品?消费者是否可以随意配伍这些代茶“偏方”或相关产品回家泡水喝,作为食物长期饮用是否真的会对身体有益?是否也会有隐患和不良作用?

    根据相关法规,原则上只有“药食两用”名单上的中药材可以当作食品。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其他中药是不能够随便进入食品类代茶饮配方的。

    应该看到一方面是不断多元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代茶饮食品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是“药”和“食”属性界定的矛盾。如何在研制、应用、推广上依据国家各项食品安全与卫生法规,将代茶饮的食品属性进一步厘清,使其在预防保健而非治疗上发挥作用,是代茶饮食品化研究的重点,也是今后该产业能否良性健康发展,并真正对公众健康起到作用的关键。
, 百拇医药
    千人一方与辨证论治的矛盾

    中药代茶饮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辨证论治后才能具体应用于患者,具有一定的个体性,无法进行量产和推广复制,较难应用于大人群的干预。

    针对目前对代茶饮产品“千人一方”违背中医特点的诟病,如何化解这一矛盾,笔者认为中医体质理论及标准的应用优势明显。中医体质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认为,体质是判断疾病预后是否良好的标准之一,也是决定着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体质辨识规范标准》,可以把人群区别出8个偏颇体质的类别,基于不同体质人群开发相应的代茶饮同时应用干预起到日常预防、保健的作用,解决千人一方与个体辨证论治的矛盾。以“辨体”代替“辨人”,通过辨识中医体质,施以个体代茶饮及其他生活干预方式,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组方研究姓“中”姓“西”的矛盾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食疗、食养受到人们的热捧。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以为食疗就是按着某种方法或配方治疗某种疾病。很多人认为食疗(包括代茶饮方)很容易,只要认识字随时查阅资料找到配方和方法就可以。
, 百拇医药
    在这种片面思想指导下,代茶饮配方和知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难免会变得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或会导致治标不治本,旧病未除添新病的后果。

    传统中医代茶饮到底是如何立法组方的,如何通过简单的药味配伍,长期饮用(代茶饮)以达到改善体质的效果?这是代茶饮食品化产品开发配方研究的关键。

    古代部分代茶饮方中的药物如何替换成药食两用物,需要以法立方,以法调方,这也是代茶饮食品化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古代的代茶饮是否能依据现代的食品规范和相应法规,调整药味组成(如同功能互换)达到食品设计和生产的要求,实现经典代茶饮配方的食品化?现代食品工艺学的先进方法如何提升代茶饮广泛应用应将是业界研发的重点。应逐步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与临床干预来探析历代中医名方代茶饮组方规律,推进真正意义上食品性代茶饮组方配伍研究的中西结合,化解组方配伍研究姓“中”还是姓“西”的矛盾。

    量效评价与应用机制研究的矛盾
, http://www.100md.com
    中药代茶饮改善体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药代茶饮可通过改善患者体质的研究结果相对较散乱、且不成体系,代茶饮的组成剂量与效应上如何评价,通俗来说就是“喝多少,喝多久”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未形成体系进行评价,也成为影响传统食养与食疗可信度的因素之一。

    代茶饮的重点是理法方药,还是影响生活方式,即中医膳食是单纯通过药食物质,还是通过整体的膳食健康管理达到保健目标,这一问题亦值得深入研究。

    应当结合现代研究方法,综合营养学、行为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等学科研究代茶饮应用机制。立足于代茶饮现代研究,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食品营养应用,对特定体质的中医膳食营养的研究形成范式,解决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将为推进中药代茶饮深入广泛应用打下基础。

    (作者辛宝单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