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二届国医大师 > 王琦
编号:130632
人之美者为师 传师心印为承 ——贺王琦书院落成感言随笔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88期
     躬逢中医复兴及王琦书院落成之日,再读恩师所撰《师承论》,得聆谆谆教导,抚今追昔,感怀交集。方悟得古贤所云“凡学者才晓得做功夫,便要识得圣人气象,识得气象,方可实地去做功夫,必不会差”之深意。

    石之美者为玉,人之美者为师。为玉者,以切磋琢磨而成,为师者,即切磋琢磨之起用,而造化之功愈彰显。人若遇一良师,上等之才必可成圣作贤,中等之才定然造福生民,即便庸碌之资,也必为良民。此师之功所致,亦师之德所显也。师渊博如海,亲师之泽即可知百川之味,又何必遍尝百川;师巍然如含元之殿,即已登临此境,人便不复问路长安。故知学人之于明师,犹如新月之于满月,清辉之光难比,然澄澈之意已定,此为学之功皆启悟萌发自师尔。

    蒙师不弃,自归于王门于今已近三十载。此三十载,令少壮之人渐知天命,鬓虽星星而初心不改。一路行来,自谓凡所有得无不从师而成,概所有学皆因敬师至诚至恭。如师于《师承论》中所言“中医学之绵绵沛沛,江河长流,师承之教,具独特地位,功莫大焉”。师承之功尤见于以下。
, http://www.100md.com
    一为道业 相传各国皆有传统医药经方之学,而自成体系传承延续至今者,唯中华医学。其理论之完备、内涵之恢弘、应用之广泛、保留之完整,举世所未见。其之所以延绵至今而愈发具有生机,皆因中医学多为业师授受,家学相传。中华地大,物类繁多,地貌水土各异,致其间流派众多,如金代寒凉、攻下、补土之首创,后有伤寒温病之分野,皆源远流长各有建树。而此等建树无不发肇于各派宗师,而由门人代代承衍,较之西医之诊疗,尤为注重宗门理论之体系自洽,以个体经验之传承为宗旨。虽道道不同,故难与相谋,然殊途者莫不同归。所谓法无定法因地制宜,皆因此师承之纯、沿袭之正而来。

    二为道风熏染 古之修学,首推竭诚。无诚则人难以养性,无以立命,此即性命之说。论及学问一事,尤需面师如天,感戴其授业不亚于生身之功,解惑可比拟再造之恩。私塾学院所立之纲宗,即为耳提面命之所,熏习德风之地,修身济世之场。忆当年于恩师门下求学之时,日日跟随师身学其学问修养,时时模拟师风仿其接人待物,刻刻谨记教导以自查自省,由此日久功深,以渐染习师德,长养学问慧命。
, 百拇医药
    三为因材施教 如《师承论》所言,古之师承,于学者遴选,要求甚高。因大医之精诚需纳百川之水,方能无所碍滞。纳百川之水,则需有纳百川之量。无伯乐前,马并无千里驽劣之说,因伯乐慧眼,良驹得以奔腾而不至碌碌埋没于槽枥之间。明师之明在于具伯乐之眼品鉴有方,亦有仁心故调教有方。人有体质之别,亦有资质之差,然师爱惜良才亦不弃凡质,以慧心各个启悟,以慈心分别引导。其恩如明星之于暗夜,其德如天普覆似地均擎,雨润万物而无声。

    师承之功如此昭彰,惜自西学东渐伊始,此儒学师门之风渐为规模教学所取代。后者于标准化、规模化、技术化之现代科技传播甚为相宜,而与国学及医学之继承发扬之道并不相融。以是因缘,于此文化复兴中医重振之盛世,王琦书院应运而生,以期孜孜堪求,不愧先贤。师以德高而望重,发心高远,振臂一呼即群贤毕至,众星以拱北斗。师虽致力于此书院,然并不以一家之言为堂。秉承道固一贯,其流则奔腾万析之气象,穷理必极其精,居敬必极其至,博采众家之长以使海内鸿儒问道。此盛举,可成万世之师,乃承岐黄心印,乃中医之幸,生民之福。此实为师承之真谛,为知言、养气、性善、尽心之学,以发明圣人之蕴,继往圣之绝学,拔生民于病苦。躬逢此盛典,欣欣与有荣焉,是日以为记。(骆斌), http://www.100md.com(骆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