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002期
编号:123830
我三次成为中医药报优秀通讯员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02期
     纪念《中国中医药报》创刊30周年

    2019年1月2日,《中国中医药报》将迎来她30岁的生日。“祝《中国中医药报》生日快乐!祝《中国中医药报》越办越好!”这是我们广大中医药报通讯员最诚挚的祝福。2018年12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通讯员培训会在重庆召开。最后一堂讲座快结束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通讯员代表起立齐声为《中国中医药报》送上了衷心的祝福,在祝福声中我有一种久违的冲动,我好想再次拥抱你。

    我是一名护士。我和《中国中医药报》相识于2010年12月,因《中国中医药报》驻重庆记者站成立,我被单位推荐成为了通讯员。“《中国中医药报》是国家级的行业大报,我调入中医院才1年,不懂中医,做通讯员合适吗?”我小心翼翼问领导。“在中医院就是中医人,不懂中医没关系,慢慢学吧。”单位领导鼓励我。那年冬天,我有幸以通讯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国中医药报》驻重庆记者站第一期培训会,第一次了解了其办报宗旨和版面风格,也因此认识了来自重庆市各个中医医疗机构的通讯员。第一批通讯员中,有中医科班出身的老师,有非中医专业的临床医生,也有如我一样的护士,我们相互鼓励一定要当好通讯员。回到单位,我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立即将当年《中国中医药报》的订阅数量从之前的1份增至了35份,我要让医院的每个科室、每个通讯员都能及时读到《中国中医药报》。
, http://www.100md.com
    我自己在阅读《中国中医药报》的过程中慢慢地萌发了写稿的念头,我梦想着我的稿子有朝一日能被刊登。这谈何容易,《中国中医药报》虽有8个版面,可每个版面都有固定栏目和对稿件的相关要求,如何寻求突破呢?我从第二版的综合新闻《中医院信息》看到了机会,我尝试着将医院的动态整理后进行投稿,结果十几篇稿子都石沉大海。是什么原因没有被刊发呢?我慢慢琢磨出一些经验,在稿子的写作上要讲究内外有别,在医院内我们常常习惯用会议或者简报反映医院动态,这类信息要在《中国中医药报》刊发,文字一定要提炼,内容一定要对其他中医医疗机构有借鉴意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7月27日,我写的《重庆奉节县中医院倡亲情服务》一文终于见报,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这之后的几年,我更加勤奋地读报、写稿、投稿,《开展中医药知识演讲》《中医药文化进课堂》《评选学科带头人》等稿件相继被刊用。我还尝试着投稿图片新闻,撰写中医药科普文章,这类信息也多次发表。我曾在2012年、2013年、2015年被《中国中医药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这几年是我个人成长最快的几年,尤其是2015年至今,我被推选为我县健康科普宣讲员,我在宣讲过程中常常会用到《中国中医药报》介绍的一些中医药科普知识,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我因此在当地小有名气。许多老百姓因为听过我的健康课喜欢上了中医。

    从2016年开始,我的写作遇上了瓶颈,我再也没有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文章了。我开始找借口,《中国中医药报》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记者站,通讯员队伍数量增加,稿件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优中选优,我继续写医院信息类稿件的确很难发表。我是护士出身,本身不懂中医,这几年断断续续的学习也仅仅学了点中医的皮毛,要写好中医药的科普文章必须要有完善的中医理论支撑,先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吧。可我每天有限的时间总被忙碌的工作及家庭琐事占用,真正用于学习中医的时间少之又少。再这样下去,我还配当通讯员吗?痛定思痛,必须改变。从今年12月开始,我再次翻开了中医类书籍。本次通讯员培训结束,我立即重回书桌将我和《中国中医药报》的故事写成了文字。这一切,都因为我还是《中国中医药报》的通讯员,而做一名优秀通讯员是我内心始终都有的渴望。(杨晓云), 百拇医药(杨晓云 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