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 抗癌防癌
编号:49626
不要孤立看待“食物防癌” 微信圈传的“防癌抗癌蔬菜排行榜”不可信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9日 大众卫生报 2015.07.09
     微信圈传的“防癌抗癌蔬菜排行榜”不可信

    最近,一则所谓“癌症预防研究所”公布的防癌抗癌蔬菜排行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列举了熟番薯、生番薯、芦笋、西红柿等16种食物防癌抗癌排行百分比,还附加了“国务院防癌办强调,收到这份简讯的人如果转发十人,肯定至少有一条生命被挽救……”,这是真的吗?

    早在20年前,就有关于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对50种具有防癌作用的蔬菜进行排行的报道,其排行的依据是根据蔬菜提取物对实验细胞发生变异影响大小来确定其抑癌率的高低,并以%来表示。今天几乎所有关于防癌食物的排行都源于此报道。

    从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实验研究结果来看,食物特别是某些植物性食物确实具有防癌作用,这种防癌作用主要源于一类被称之为植物化学物的物质,如生物黄酮类、胡萝卜素类、芥子油苷、有机硫化物、番茄红素、酚及多酚类等。食物的防癌作用不能孤立地来看待,它是基于合理饮食才具有的,也就是说,膳食中既存在致癌因子如烟熏、腌制、油炸、烧烤、霉变、腐败食物等,也存在防癌因子如植物化学物、清淡饮食、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等,这两种因子经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只有当防癌因素远大于致癌因素时,食物的防癌作用才会显现出来;如果我们撇开合理膳食构成与健康生活方式来谈这些食物的防癌作用,恐怕有些令人失望。迄今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根治癌症的药物或方法,因此宣称食物具有抗癌作用显然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对癌症患者是一种误导;转发十人就能挽救一条生命更是无稽之谈;此外,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国务院根本就不存在“防癌办”这么一个机构,即便政府相关部门发布这类信息,也绝不会采取微信的形式。所以,当你收到一些所谓的健康、养生微信文章时, 一定要认真、仔细地经过分析、甄别;实在无法辨别真伪时可向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求证,切勿轻易以讹传讹。

    营养科主任医师 唐大寒,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