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261921
“动养”还是“静养”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科学养生》 2019年第1期
     当下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250年前首先提出来的。这个思想推动了现代体育运动的普及,也提高了人类体能。但是,近几年有人对这个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过度运动导致机体过度消耗,寿命缩短。并以运动员寿命不比普通人长来佐证。其实,此观点我国古代养生家就有之,药王孙思邈就提出“命如灯捻”的观点,南宋诗人陆游有“小炷留灯悟养生”的诗句。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如同油灯,灯捻大,油耗快,照亮的时间就短,并以乌龟等动物为例说明。

    历史也有误会,其实“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就是历史对于伏尔泰思想的误解。伏尔泰这句话只是说明生命的形态,同达?芬奇说过的“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道理。生命是活的,运动是他的主要特征。这并不证明运动可以延长生命,更没有说明什么运动、何时运动对于生命有意义。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研究,认为一般人每日锻炼超过3小时就不利于健康。

    和这个观点似乎对立的是所谓“静养”。有人认为,既然生命能是一定的,生命中的“油”就那些,那么少活动,就可以节约使用生命能,“小炷留灯”,可以延长生命。并以深山老林的出家人长寿、生活中有许多长寿老人不怎么运动为例说明。

    专家研究认为,过分强调“动养”或“静养”都有失偏颇。实际生活中也不存在只动养不静养,或只静养不动养的人。只是有所侧重,或侧重于动养,或侧重于静养而已。即使年龄相同,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也不同,个体差异很大。俗话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动养和静养也是这样。

    動养和静养都是养生的一种形式,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形式。, 百拇医药(鲁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