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564397
“DIY热”中潜藏着健康隐患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科学养生》 2015年第8期
     如今,越来越多的烹饪达人喜欢把精心制作的食品发表到微信等朋友圈,让大家一起享受“DIY”食品带来的欢乐,这批烹饪达人尤以中年女性居多。那么,“DIY”是什么呢? “DIY”是有别于工业生产,自己加工制作的意思。“DIY”食品范围广泛,从原始的咸菜、泡菜、豆腐,到有点技术含量的面包、酸奶、饼干、葡萄酒、药酒,而时下最流行的“DIY”是水果酵素,据说这种酵素可以减肥、美容、养颜。

    剖开自制“水果酵素”的真实面目。

    “水果酵素”为什么受到诸多青睐呢?这是因为很多生产厂商宣称其有减肥美容功能。说是食物酵素使代谢酵素的生成量增加,间接地提高了体内的新陈代谢机能,使易胖体质慢慢改善成易瘦体质。血液循环也得到了刺激,起到了活肤养颜的效果。同时,酵素具有分解蛋白质与色素的能力,将老旧废物与活性氧赶出体外,增强排毒能力。

    其实,酵素也不算什么新鲜事物,酵素其实就是酶。我们古人就会利用酵素的一种——酵母菌加工酒精饮料。日语管酶叫酵素,台湾地区的人从日本人那儿转来“酵素”这个词,大陆又从台湾地区转来这个词。酵素是生物体本身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的一种,是维持生命与细胞活性的物质。

    如今,自己亲手加工制作酵素一般不人为地添加菌种,主要依靠原材料自身携带的微生物,在制作发酵过程中,繁殖形成一定菌落的结构。制作时加入的糖和通过发酵所产生的乳酸菌,会使酵素“滋味酸甜”。有的人自制的“水果酵素”带有酒味,这是另一种微生物——酵母菌活动的结果。制作“水果酵素”时会产生气泡,那就是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