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概述
编号:11363808
24节气防病与养生(二)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科学养生》 2007年第2期
     本栏目撰稿人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近几年来陆续出版了八部历史小说“千古系列”,并且已成为品牌著作而深受读者好评。

    (一)立春与养生

    立春养生总则:“立春天渐暖,要防倒春寒”

    1.立春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也提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的公历2月4日前后。太阳黄经315°,斗指艮位(东北方向)。

    立,建始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节,立,建始也。” 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
, 百拇医药
    “春,蠢也,动而生也。”意味着闭藏的冬天结束了,从此开始阳动而充满生机的春天。 农谚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是提醒人们寒冬快结束了,应该早起干活了。

    立春的气候特点是南方乍暖还寒,北方往往是“倒春寒”,气候变化较大,要多加注意养生。

    立春时如果有雨,那就预兆清明也会有雨,正如农谚所说:“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2.立春的病候及养生

    冬春之交,病候有什么特点?

    第一,立春是冬春之交的标志,此时称为“开天门”,就是说气候由阴出阳(立春到春分之间),天渐温,寒渐退,昼渐长,夜渐短,气候逐渐由寒转温,大地由闭藏逐渐开始生发,人体也逐渐由冬藏转入春生。

    第二,人体气血逐渐外向,表现为呼吸、心跳逐渐加快,新陈代谢逐渐加速,以供给五脏生机开始勃发的需要。
, 百拇医药
    第三,冬春之交,由于天气乍暖还寒,气血运行忽急忽缓,时而偏内,时而偏外,五脏适应得有个过程。这时期,体质差、适应能力弱的人就易得病,所以冬春之交是一年之中比较容易得病的阶段,冬春之交尤其要注意养生。穿衣要讲究“春捂”,不要脱棉衣过早。

    冬春之交易患哪些病?

    冬春之交风大,《黄帝内经》说:“风为百病之长”,“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春天风引起的病较多,所以春天养生首先要避风。

    ●血压大波动

    第一,立春是冬春之交的季节,气候乍暖还寒,寒温变化反复无常,大风常至,风气通于肝,外风引动内风,促使肝气亢盛,所以血压经常呈现大波动,应避免过分紧张、焦虑、抑郁。

    第二,注意不要忘记吃降压药,要避风寒,大风天不宜外出,还要调养精神,少生气,忌暴怒,不要过度疲劳。
, 百拇医药
    第三,少吃易“动风”的食物,如鸭子、黄鳝、狗肉等,多吃平肝之品,如荠菜、青菜、萝卜之类。

    ●易患心脑血管病

    第一,有血管硬化的人,此时血管脆性增加,管壁弹性减弱,不易适应气候的寒温反复,加之大风干扰,所以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第二,早春天气,要注意天气骤然转凉,引起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而发生心脑管意意外,所以要注意避风寒,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第三,入春后,要由室内逐渐走出户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适应冬春之际多变的气候。

    ●易患感冒、流感

    第一,冬春之际,天气忽冷忽热,感冒病毒、细菌容易猖獗,所以抵抗力弱的人易患感冒,甚至流感。
, 百拇医药
    第二,冬春之交,天气像个娃娃脸,说变就变,所以衣服要穿暖,不要脱得过早,所谓“春捂秋冻”。

    第三,锻炼身体,少熬夜,营养要充足,以增强抵抗力。

    ●易肠鸣腹泻

    第一,因风大,外寒入体侵袭肠胃(中医叫肝木克脾土),肠胃素虚的人,就会拉肚子,所以腹部—定要保暖。

    第二,多食姜,可喝姜汤,也可以在菜汤中放一两块姜,也可服中药痛泻要方。

    ●预防流行性脑膜炎(流胸)

    由于引起流行性脑膜炎的细菌较适合在冬春之际繁殖,所以冬春之交易造成流行。如发现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出现紫红淤点,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在流脑流行地区,2岁以下小儿要及时预防,接种流脑疫苗。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流脑的特效药是磺胺片,密切接触者可口服磺胺嘧啶预防。

    (二)雨水与养生

    雨水养生总原则:“雨水雪渐化,最要防感冒”。

    1.雨水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2个,在每年的公历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330°,斗指寅位f东北方向)。

    雨水,表明开始降雨水了,北方小麦、南方油菜都需要雨水的滋润。

    雨水意味着天气渐暖,冰雪开始融化。大雁也开始南归,农民忙着给土地施肥,正如农谚所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然而此时北方往往干旱多风,雨水珍贵,正是“春雨贵如油”,这时小麦已越冬,开始返青,南方则雨水渐多,将开始插秧。
, 百拇医药
    2.雨水的病候及养生

    ●易患感冒

    第一,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昼夜温差变化大,体弱的人易感冒。

    第二,不要急于脱冬衣,要注意保暖防寒。

    第三,多锻炼身体,多到户外作深呼吸,多晒太阳,体弱易感冒的可吃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关节易痛

    雨水时节,初雨将下,易患关节痛,尤其是肩关节、腰关节痛较多,要注意保暖。

    ●易乏困

    春天,气温升高,腠理疏松,脑血流量相对减少,所以常感疲劳乏困,正如诗人所说:春眠不觉晓。此时,就应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编辑/张玉春, 百拇医药(杨 力)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