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35396
饮食的“十大平衡”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科学养生》 2006年第12期
     本栏目撰稿人赵霖研究员是中央文明办、卫生部特聘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学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微营养素的营养生理等科学研究,著有多本营养学著作。

    一、主副食比例适当——膳食的酸碱平衡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里,他指出了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大致比例,即肉食不可超过谷食和菜食。

    肉食大都是酸性食物,多食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酸性,令人倦怠乏力。蔬菜水果豆类大都是碱性食物,因此,菜肴应该荤素搭配。

    二、“杂食者,美食也”——食物杂与精的平衡

    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从人类的进化历史看,必须有众多来源的食物才能满足营养平衡的需要。不同基因型的植物,能促使土壤中更多的营养元素进入自然食物链的循环。日常膳食中食物的种类虽然是有限的,而在实际生活中人类摄取的谷物、蔬菜、水果与采摘的野生天然植物品种则是无限的,这也恰恰符合人类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膳食偏简求精、实则有害无益,特别是对生长发育不利,偏食易造成微量元素铁、锌、碘、矿物质元素钙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此,除需注意食品色、香、味、形以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