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常识&观念
编号:170146
回到远古,谈情说性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22日 中国科学报 2020.10.22
    

    《性的起源与演化:古生物学家对生命繁衍的探索》,[澳大利亚]约翰·朗著,蔡家琛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定价:55元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草原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动物世界》里赵忠祥老师的这句经典台词可谓脍炙人口。人们为什么会对动物世界中的交配行为感兴趣?电视节目的观众或是出于无聊而引发出一些好奇,但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约翰·朗考虑的问题更为宏观而久远:动物,包括人在内,雌雄两性之间交配行为和在此基础之上的亲密方式多种多样,乃是由于动物有着不同的生殖器官结构,是通过自然选择塑造演化而来的。

    性:登徒好色还是壮丽绚烂?
, 百拇医药
    《性的起源与演化:古生物学家对生命繁衍的探索》,原题直译为“一场回到亲密性行为起源之时的旅程”,是朗最畅销的书。它想说明的就是性行为的起源与演化这个宏大的问题。

    书的前八章约一半的篇幅以作者在一种远古鱼类——盾皮鱼的一块母鱼化石中发现最早的脊椎动物胚胎为中心,讲述他田野考察、收集化石标本、撰写科研论文和发表成果等亲身经历。这部分原有七章,现在这个中译版本增加了一章,是朗在2014年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要有胚胎化石等直观的原始材料来研究古鱼类的交配和生殖行为,古生物学家还要掌握现生的动物交配情况,以进行比较推测,并描绘出古今动物生殖器官和交配行为演化的图谱。朗因而具备了这方面广博的知识,并在之后的五章以化石证据为主要基础,分别讨论了单细胞生物、昆虫等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类动物等奇特的交配行为及其演化原因。

    结语之前的两章,分别评论了生殖行为中,雌性体内所进行的、确保卵子能选出最优精子受精的“精子竞争”,以及近来科学家对雄性性器官与四肢可能均是受到同源基因操纵而分别演化而来的发现,是对相关的新奇知识的补充。
, 百拇医药
    总而言之,朗在这本书中所自诩的雄心,就是要让读者能欣赏到迄今为止科学家所能窥见的、关于动物性行为演化的图景。这幅图景虽然不能呈现出每一处细节,但也足够壮丽绚烂。

    探寻远古的闺中密事

    史载张敞是汉武帝时京城的首长,每日要为爱妻画眉后才上朝,被人告到皇帝处。皇帝询问有无此事,张敞说“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意指夫妇闺中亲昵之事多了去了,画眉只能算是小儿科。夫妇间“有过于画眉”的亲密行为张敞这里没明说,但很明显,这些行为是由动物为了繁衍后代而进行的交配行为演化、衍生而来的。但亲密的交配行为能上溯到多久远之前呢?

    今天的很多鱼类,都是雌性在水中产卵,然后雄性在卵上面释放出精子,精卵是在水中结合,体外受精发育成胚胎的。因此大多数鱼儿交配后不必“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雌鱼雄鱼打个照面便可相忘于江湖。
, http://www.100md.com
    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相信,从鱼类的体外受精到陆生动物的体内受精是单向“进化”的,并且是不可逆的。体内受精似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繁殖方式,因为采用这样的方式繁殖的动物,卵子受精的成功率明显大增。一雌一雄零距离式靠在一起交配,是体内受精繁殖的需要。

    由此观之,亲密交配行为应该出现在古代鱼类登陆前后不久的动物上。

    不过,朗的发现颠覆了这一成见。2007年11月某天下午,朗正在处理一块3.75亿年前的古鱼化石,灵机一动的他赫然发现,母鱼化石中保存有一个完整的胚胎。他当即意识到,这是至当时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脊椎动物的化石胚胎。

    朗把这一发现撰写成严谨的学术论文,次年5月发表于“顶刊”《自然》杂志上,并同时向英国和澳大利亚媒体发布,迎来了作为科学家的高光时刻。

    这一发现意义非凡,因为朗的发现表明,即使是远古的鱼类也不一定像现代多数鱼类那样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繁殖,而可以是胎生。胎生意味着它们是体内受精,因而鱼类在演化过程中,确实可以从交配式的体内受精逆转到产卵式的体外受精。
, 百拇医药
    既然发现了怀孕的远古母鱼,古鱼类拥有的我们人类意义上的“鱼水之欢”也就板上钉钉。但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朗不断寻找古鱼“爸爸”化石,终于在同行好友的帮助下,找到了能显示雄性生殖器官生长和变异的小肢鱼化石标本。利用亲手制作的模型,朗这样描述小肢鱼的交配方式:

    为何小肢鱼在其小附肢边缘上长有坚硬的刺?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了。雌雄个体之间可能会利用附肢内侧边缘排成的钩子,把它们具关节骨质的前肢(手臂)缠绕在一起。外侧的手臂可以帮助它们将大鳍脚(类似阴茎的雄性生殖器)调整到适合交配的位置……雌性成对的生殖板上有一个粗糙面,有点像奶酪磨碎器,可以让雄性的鳍脚紧紧地扣在上面。一旦雄性的鳍脚处于交配位置,只有其尖端可进入雌性的泄殖腔中释放和存储精子。

    这一成果于2014年同样发表在《自然》上,所讨论的核心材料与他上一篇论文也恰好组成“一公一母”,堪称“雌雄双璧”。
, 百拇医药
    问世间情为何物

    佛家谓一切“有情类”,即具有意识、情志之物,不外乎是所谓“四生”的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四种。像所谓鬼神一类“无中生有”的“物种”是化生而得,自然是出于古人的想象。但湿生是依赖水产卵繁殖的生物,胎生和卵生今人依然袭用,而佛家将生物的生殖方式与“情”联系在一起,却又体现出其朴素的睿智。

    朗在本书中也多处讨论生殖方式和情之间的关系,自然是从演化论的角度。从人类的角度看来,能在水中生产数百万卵的鳕鱼对其子女是无情的,因为它们被产下后,母鱼就可以扔下它们不管,任由雄鱼在其上释放精子,最后只有少数生长发育到成体。但胎生盾皮鱼则与人类相似,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繁育数量少但更发达的后代。

    现在我们知道,这其实是两种环境而导致动物演化出不同的生殖策略:前者在不稳定环境中,随时会被天敌所捕食,它们需要快速地繁衍出大量后代,于是只要少数个体能存活繁殖,该种族就可以延续;后者在稳定且可以预知的环境中,缺少天敌,因而只需将几个幼体抚养长大即可免于灭族之虞。
, http://www.100md.com
    盾皮鱼正是生活在3.75亿年前温暖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中,这一环境能为怀孕的母鱼提供安全的藏身之所,远离捕食者。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盾皮鱼的后代鱼类不但改变了生殖的方式,其生殖策略也随之改变。

    因而亲子之情不是从来就有,远古鱼类中曾经有过,后来消失了,再后来又在哺乳类中出现。由此观之,以往所谓达尔文“进化论”也应译成无方向的“演化论”才更为合适。

    正因为有了繁育的压力,就更能深刻地理解夫妻之情:胎生的爬行动物松果蜥,雄性为了照顾雌性和体重可达母体三分之一的初生巨婴,会维持一夫一妻制终生不渝。另一方面也能理解作为螳螂会采取“性虐”式的交配方式:雌性在交配过程中会吃掉雄性,为的是获得能量帮助喂养刚受精的卵。真是契合了那一句古语:道是无情却有情。, 百拇医药(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