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92515
智慧,品德才智的“合金”
http://www.100md.com 2021年6月4日 生命时报 2021.06.04
     智慧,品德才智的“合金”

    受访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汪凤炎

    本报记者 张 芳

    编者的话:智慧是人类最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之一,自古希腊与先秦起,东西方思想家就对其展开了探讨。智慧到底是什么,又会给人带来哪些影响?作为一名在智慧心理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汪凤炎教授给出了深入的解读。

    智慧比智力高级

    聪明、智商高、有智慧……在很多人看来,这些词似乎都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汪凤炎说,智慧有着比聪明、高智商更丰富的含义。它是一个人在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经验、练习形成的一种德才兼备的综合心理素质。就是说,智慧的本质,是良好品德与聪明才智的“合金”。
, http://www.100md.com
    很多人将智慧与智力混为一谈,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智慧有智力的成分。在心理学中,智力是一种一般心理能力,包含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归纳总结等能力。其中,“液态智力”强调人的先天禀赋,如信息加工、推理、记忆等能力,一般在20岁达到顶峰;“晶体智力”指后天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等,在60岁之前几乎一直随个体知识经验的积累而发展。智慧与液态智力、晶体智力都有关系,但主要与晶体智力有关。即智慧更倾向于通过后天知识经验而获得聪慧度,有知识、学问之义。

    聪明与智慧之间还差着一个关键的“德”字。比如,曾搅动世界风云的希特勒算是聪明有智谋,却万万不能用“智慧”来形容。中国古籍里,智慧虽有时意指聪明才智,但也常从德才兼备的角度来谈论。比如,孔子就提倡“仁且智”;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堪称“大智慧”的代表。在西方,英国诗人雪莱认为,精明的人只是精细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的利益。可见,尽管东西方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其所指智慧核心却是同样的:只有德才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智慧。
, 百拇医药
    那德才兼备的智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汪凤炎认为,智慧包含9个因子:仁爱,能深刻理解他人的处境并提供帮助;诚信,不会随便承诺,但答应的事会努力达成;责任心,对分内事有清晰认知,愿为自己的行为及后果负责;节制,对情绪、行为、诱惑有自控力;公平,对不公感到反感、厌恶;辩证思维,不走极端,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反省思维,监控、分析自己的言行;创新思维,看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批判思维,不盲从权威,能独立、客观思考。▲

    影响因素有五个

    智慧所包含的内容,智力水平有关天赋,实用知识可以学习,道德认知关乎教育……汪凤炎说,总体而言,五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会影响智慧的发生、发展。

    遗传。智慧者需有聪明才智,意味着要有正常乃至较高水平的智力,其中的高液态智力主要源自先天遗传。要明确的是,个体的智商只要达到正常水平,未来就有成长为智慧者的可能;当然,在同等条件下,智商越高者,成长为智慧者的几率越高。
, http://www.100md.com
    年龄。智慧并不会随年龄增加而自然增长,但那些愿意且能够从生活经验中学习的个体,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其智慧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人格。心理学中的“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分成五个维度: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性。其中,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与智慧有相通之处。比如,“智慧地思考”与包容以及开放的心态有关;宜人性高的人会表现出信任、利他、移情,而智慧中强调的“德”,就有理解他人、考虑他人利益的含义。

    教育。无论聪明才智的增长或个人品德的提升,都与教育有关。前者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开放性经验的总结等;后者主要指道德观、价值观的引导树立,提倡形成节制、诚信、仁爱、公平、有责任感、有敬畏感的良好品德。

    文化。从文化心理学来看,不同文化对德与才内涵的理解,对德与才类型的偏好有一定差异,导致对智慧类型的偏好也有差异。比如,东方文化更重视人慧尤其是道德智慧,传统上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道德修炼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西方文化相对而言更重视自然智慧(物慧),强调知识的运用。不过,在当今“地球村”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汇聚,两者区别越来越小。▲
, 百拇医药
    智慧让人生圆满

    当代心理学对智慧的研究有一个重要内容:智慧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少研究发现,智慧能极大影响人的幸福感。

    汪凤炎说,幸福感大致可分为三个递进层次:主观幸福感(类似享乐主义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类似自我实现幸福感)、精神幸福感(强调自我修养,来自宗教信仰或道德修养等)。目前认为,智慧能通过增强自我成就感,进一步提升心理幸福感,但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人而异。精神幸福感与智慧的关系因研究较少,也尚无定论。

    《论语·雍也》记载了孔子评价弟子颜回的一段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意为:贤者颜回尽管居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为他的生计感到担忧,他却一直保持着快乐。由此可见,在一些情况下,智慧或许不能让人获得物质的富足,但可以通过自我成长、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予心理上尤其是精神上的满足。
, 百拇医药
    另有研究发现,虽然外在因素如收入、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和身体健康等,对维持生活满意度有一定作用,但智慧仍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越到生命后期,智慧者对人生越有深刻和超脱的认识,进而更易接纳生理机能的衰退,坚持做力所能及的事,由此维持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终极追求是自我实现,即个体发觉自己的潜能和美德,认识到自我的真正价值,最终获得完满而充满活力的幸福人生。智慧,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一个有着卓越智慧的人,入世谋发展往往能取得一番辉煌事业;若退隐过隐士生活,多半也能自得其乐。▲

    三个法宝

    助提升

    智慧是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受很多后天因素影响。因此,提升智慧就成了一门涉及心理、教育等领域的综合学问。
, http://www.100md.com
    针对性教育。汪凤炎表示,智慧教育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培养聪明才智,二是完善道德品质。首先,要重视各类实用知识的学习,尽可能让所学达到一定广度、高度、深度、精准度、新颖度和价值度;其次,通过教授某种技能和良好思维方式促进智慧的发展,课程应包括阅读经典智慧著作、训练辩证思维、鼓励学生反思、讨论个人价值观等;最后,做好道德教育,可通过训练与智慧有关的人格特质,如同情、开放性和公平等。

    做正念练习。“去自我化”可理解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地看待自己和世界,这不仅能提升自我道德,更能促进个体在处理人生困境或冲突时的智慧表现。实现“去自我化”的方法之一就是正念练习:专注当下,把“我”抽离出去,或试着以第三人称角度思考问题。有研究认为,这一技能可在儿童期培养,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感知自我、他人以及周围世界。

    逆境中提升。英国有句名言:极端的命运是对智慧的真正检验,谁最能经得起这种考验,谁就是大智大慧。现代研究同样证实了上述观点,遭受重大人生挫折后,虽会出现较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但正是对这些人生挫折的反思,促进了智慧的形成和发展,批判性自我反省使人获得了意义感和自我成长,进而成就更高的智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