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922
编号:13527459
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估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2
     【摘 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116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8)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58)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和NOSIE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状况、消极因素、积极因素评分、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干预效果明显。

    【关键词】 精神疾病;暴力行为;预见性护理

    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毁物、自伤、伤人等冲动行为,给其自身和他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本研究就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其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116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8)接受常规护理,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24~65岁,平均(38.32±9.54)岁;病程0.4~8年,平均(4.42±1.21)年。观察组(n=58)接受预见性护理,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24~66岁,平均(38.44±9.42)岁;病程0.4~8年,平均(4.51±1.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1)无脑器质性病变者;2)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3)患者家属均知情研究;4)无行动障碍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1)整理统计:统计患者以往的暴力行为,分析其原因,再以此给予护理。2)加强防暴力技能培训:重点培训精神科护士暴力行为应急处理流程、约束控制法、暴力行为先兆知识、心理护理知识、沟通技巧等,促进自我防范意识,能及时摆脱暴力事件寻找支援。3)心理预见性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让患者熟悉环境,消除抵触,然后疏导患者情绪,需根据患者的行为和语言的特点进行,以增加其与患者的信任度,指导患者如何宣泄情绪,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耐心劝导患者的不合理需求,同时还可以调动患者的家属和亲朋好友,让其探望患者时聊聊家常,给予患者理解和宽容。4)改进器械:因患者存在暴力倾向,所以在重点约束和管理的基础上,应改进器械,提高器械的安全性,合理调节器械的松紧度,并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可以为患者戴上松紧带、厚海绵、纯棉布制作的手套,不仅能保护其他人员也可以约束其自身,但需注意不能将其活动范围过度限制,应确保其手掌能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移动[2]。5)特色护理:除上述护理外,还可以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因长期住院环境可能引起患者不适,所以可以通过跳舞、下棋、打球、阅读、写作、制作手工艺品等来转移其注意力,调动主观能动性,将孤独无助感有效缓解。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和NOSIE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1)NOSIE评分:包括病情状况、消极因素、积极因素,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越好;2)家屬满意度:蔡永红自制满意度问卷评价,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3]。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NOSIE评分对比

    观察组病情状况、消极因素、积极因素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暴力行为为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事件,神经化学反应、环境伤害等也可以引起精神分裂、躁郁,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进行心理辅导、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病情,但常规护理效果不明显。李婕[4]研究显示,除了精神症状支配外,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还与家庭因素、保护性约束不当、拒绝住院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封闭式管理环境、医务人员沟通不到位等有关,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提前预防干预进行消除。预见性护理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首先评估患者的病情,在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结合病情特点等因素,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能提前预知不良事件,给予防范干预措施,有效避免不良事件[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NOSIE评分、家属满意度、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干预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刘欣.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1):32963297.

    [2] 郭建玲,王海燕.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防范中起到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9):1112.

    [3] 张燕,郭海霞.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06(06):126.

    [4] 李婕.预见性护理对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4):7677.

    [5] 徐琼,张钰成.预见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防范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3):132133., http://www.100md.com(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