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535256
吞咽康复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8
     【摘 要】 目的:探讨吞咽康复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68例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根据患者康复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包括34例患者)和对照组(包括34例患者)。68例患者均给予出血性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吞咽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吞咽功能康复效果,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SSA评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VFSS评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

    【关键词】 吞咽康复护理;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效果

    大约有30%~65%左右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会遗留吞咽障碍的问题[1]。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一旦产生吞咽障碍后遗症,则会导致其进食和呼吸困难问题,从而增加患者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的风险[2]。因此,积极地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进行康复干预,促使其吞咽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是非常重要的[3]。为了提高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笔者应用了吞咽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共选取68例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根据患者康复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包括34例患者)和对照组(包括34例患者)。观察组:共计34例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8例和16例,患者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2.4±3.3)岁。对照组:共计34例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9例和15例,患者年龄从47~75岁,平均年龄(61.2±4.1)岁。以上患者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存在差异性P>0.05,该研究实施前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

    1.2 研究方法

    68例患者均给予出血性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吞咽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吞咽器官运动训练 对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主要的吞咽器官包括面部、下颌、唇部、腮部、腭咽、舌、咽喉等,对以上器官进行运动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首先指导患者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双肩上提、双肩下垂,向两侧转颈并左右倾斜,双上肢上举提升躯干并向两侧弯曲,鼓腮、缩腮,舌外伸并向左右滑动,舌前伸、舌后退,张口吸气,并发出“啪啪啪”声。

    1.2.2 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患者卧位屈膝,护士两手分别置于患者的上腹部,让患者用鼻吸气,以口呼气,呼气结束时手稍加压于上方膈部方向。2)缩口呼吸:以鼻吸气后缩拢唇呼气,呼气控制越长越好。3)强化声门闭锁: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和屏气。

    1.2.3 摄食训练 摄食训练包括进食的体位和姿势、食物的性状、一口量、进食的速度、用餐环境等措施。改变患者的进食姿势可通过头部旋转、侧方吞咽、低头吞咽、从仰头到点头吞咽、头部后仰、空吞咽与交互吞咽等方式进行,可改善或消除吞咽误吸症状,能坐着进食的就不要躺着进食。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合适的食物,对吞咽能力中度以下者给予易于吞咽的半流质饮食,将食物做成冻状、糊状。进食量应从小量(4mL)开始,在每次吞咽食物后,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或每次吞咽后做好患者口腔清洁[4]。

    1.2.4 低频电刺激疗法 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各项治疗参数的设置如下:脉冲宽度为50~100μs,输入功率为100VA,电流强度为0~25mA[5]。在患者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面部表情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调节相关的设置参数。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每日进行2次治疗。

    1.3 吞咽康复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有显著改善,其VFSS评分≥8分;有效: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4分≤VFSS评分<8分;无效: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无任何改善,其VFSS评分<4分[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利用SPSS 21.0进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n,%)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吞咽功能康复效果,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SSA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患者的SSA评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水平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2.3 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患者的VFSS评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水平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3。

    3 讨论

    临床常规的康复护理不具有针对性,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欠佳[7]。而吞咽康复护理则对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更具有针对性,通过综合运用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呼吸训练、摄食训练、低频电刺激疗法等吞咽功能训练方法,来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改善,获得了显著的康复效果[8]。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到,相比常规康复护理,吞咽康复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功能改善效果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吞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06(05):149-150.[2] 那尔布力·巴合提别克,田利娟,古力沙尔阿·吐尔逊,等.通窍醒脑针刺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8):1471-1473.

    [3] 张国栋,肖飞,吕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04):910-912.

    [4] 田甜,李军荣,李圣华,等.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训练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05):378-380.

    [5] 胡勇,张亚红,刘重霄,等.脑血疏口服液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血肿周围半暗带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5):1735-1737.

    [6] 江云,胡贝贝,叶晔,等.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華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07):501-503.

    [7] 陆敏,孟玲,彭军.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01):98-100,112.

    [8] 朱美红,万里红.吞咽摄食管理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3):294-298., 百拇医药(马儒萍 金钰红 可秦 王丽仙)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