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97
编号:13557229
揿针埋针疗法在骨科卧床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7
     揿针是一种新型的皮内针,皮内针疗法是依据浅刺法和针刺留针发展而来,是一种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并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9]。揿针疗法属于皮内针法的一种。中医浅刺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成书时期,其后又经历代医家补充完善,形成体系,是我国古代留针方法的发展,是传统毫针治疗极好的结合与补充。皮内针特殊针具的制作最早是由日本医家赤羽幸兵卫研制,其后由中国医家承淡安先生仿制成功,并进行改进,发明了使用更加方便的揿针,揿针也成为现代临床最常用的皮内针针具,通过浅刺而久留针的方式来尽量减少针刺时的疼痛、延长针刺效应的时间,以提高疗效[10]。与穴位埋线一样,揿针的特点是突出了长效针感,能够减少患者到医就医的次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降低就医成本的针灸治疗技术,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护理领域[11]。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所聚之所,即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静脉汇聚于耳中,通過刺激耳穴即可达到调整脏腑的功效[12]。本研究在对骨科卧床便秘患者实施膳食指导及穴位推拿按摩基础上,配合实施揿针埋针疗法,选取耳穴大肠、直肠、便秘点、脾、胃、肝、肾等,与体穴结合,通过浅刺而久留针的方式来尽量减少针刺时的疼痛、延长针刺效应的时间,能给皮部以弱而长久的持续刺激作用,通过调整脏腑经络功能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以提高疗效。揿针固定于腧穴2~3d,温和而长久的刺激,达到累积效能,起到持续治疗和强化治疗的作用,有效促进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且穴位埋针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疗效显著,充分发挥了中医护理特色服务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徐涛,赵崎慧,李雪静.腹部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骨科手术术后便秘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5,37(11):1729-1731.

    [2] 王引线,姜琪华,徐武赟,等.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02):343-346.

    [3] 彭细香,易华云,吴师骥.大黄及芒硝加酒精敷贴治疗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546-3547.

    [4] 金跃玲,黄瑞影.中医综合护理对卧床便秘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21):1934-1935.

    [5] 程维芬,何明,鄢路洲.揿针耳穴埋针治疗颈型失眠5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03):30-31.
, 百拇医药
    [6] 丁曙晴,袁庆延,周惠芬,等.普芦卡必利治疗难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10):844-847.

    [7] 张军红,戎瑞芳.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4,24(18):2879-2880.

    [8] 张冲,付跃馨,代晓琴,等.功能性便秘穴位埋线治疗经络穴位文献计量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07(21):22-25.

    [9] 吴青兰,刘惠,兰轶,等.揿针应用于眼科临床的前景[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6,06(04):208.

    [10]朱瑜琪,王智耀.揿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09(07):141-143.

    [11]龙迪和,潘贵超,时宗庭,等.体针配合耳穴揿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5):91-92.

    [12]刘兵.耳为宗脉之所聚[J].中医健康养生,2017,11(07):77-78., 百拇医药(李佳殊 俆书英 张金花 赵静)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