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19
编号:13632698
卵巢浆液性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9
     3 卵巢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意义

    3.1 免疫表型

    通过MD Anderson的二级法可以知道,低级别浆液性腺癌与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在免疫表型以及遗传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低级别浆液性腺癌呈ER、PR和E-cad以及Pax2等过表达,而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则呈p53、Ki-67和BCL-2以及CD117等过表达。无论是低级别浆液性腺癌,还是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它们的标志物都和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测预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3.2 监测

    由于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腺癌生长速度很缓慢,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腺癌在体积发展到很大的时候,还依旧局限于卵巢,通过盆腔检查或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很容易就发现病变现象,因此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腺癌可以在早期进行筛查。而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在卵巢癌发病中的比例高达75%,占据着卵巢癌死因中的比例高达90%,因此要在早期明确诊断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