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女性保健 > 孕育新生命 > 胎儿知识
编号:13742700
环境有害因素对妊娠母体、胚胎、胎儿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维吾尔医药》 201212
     [摘要]:胚胎及胎儿由于由于其发育阶段不同,对发育毒性物质的反应有很大差别。近年来,由于人们接触环境有害因素的机会增加,流产,胚胎死亡及胎儿畸形、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的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母体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当达到一定作用强度时可对婴儿的发育和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有害因素、妊娠母体、胚胎、胎儿、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境因素[1]的不断增加,对接触环境有害因素的女工的影响很大,其致病因素为:

    1、职业接触

    1.1化学工业中的石油加工:橡胶、合成纤维、制药、油漆、染料等生产。

    1.2机械工业中的电焊、电镀、喷药等作用。

    1.3纺织工业中的印染及化学纤维生产。
, http://www.100md.com
    1.4接触化学物质的工种:医院手术室、口腔科诊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女理发师。

    1.5经常从事计算机操作

    2生活接触:

    2.1房屋内装饰装修材料,主要是甲醛、苯等化学物质。

    2.2食品污染:皮蛋、爆米花等

    2.3化妆品的长期使用。

    2.4噪声的长期大量污染

    3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CO2、CO等物的过量排放。

    4电离、电磁辐射:包括X线放射线、射频和微波。

    妊娠期的母体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可改变机体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功能[2]。妊娠期子宫增大,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加快,子宫、胎盘血流量增加,故吸收外源性有害物质的速度加快。
, 百拇医药
    肝脏[3]是人体解毒器官,外源性毒物必须经肝脏解毒后转为无毒或毒性低的物质进行代谢,当外源性有害物质进入妊娠母体体内更增加了肝脏的负担,使其转化能力降低。

    妊娠时胎儿的代谢产物也经母体肾脏代谢排出体外,妊娠母体接触有害物质后使肾脏的负担加重,使妊娠母体对有害物质更加敏感。

    妊娠时母体由于血容量的增加[4],红细胞相对减少,形成生理性贫血,故自主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发生改变,也使妊娠母体对有害物质更加敏感。

    在胚胎期

    受精卵在有害因素的影响下未发育即死亡或者着床后发育 一定阶段后死亡形成自然流产。胚胎6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第3个月初除生殖器官外,其他器官系统已分化完毕,但在器官形成过程中,有严格的时间顺序,在器官形成期心脏形成敏感期及神经系统形成敏感期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感受性最强,也就是说致畸作用最明显。一些有害因素致使妇女受孕后的致畸率大大增加。
, 百拇医药
    胎儿期

    是自妊娠第9周至分娩的阶段,原始器官分化已基本完成。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儿对环境有害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对致畸的敏感性下降,但不能说有害因素对大胎儿无影响。当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大龄胎儿时,一般引起组织水平的发育异常,发育迟缓,以及出生后的功能异常,因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化仍在继续,故易引起小头畸形及大脑皮层发育异常。由于各种环境有害因素的交叉影响,有可能造成胎儿时期不同的畸形表现形式。

    一、孕前保健

    1.1如从事孕妇禁忌工作的环境,孕前应作一定的工种调换,调离。孕前应作完全系统的全身检查,特别是检测血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如超标需要进行血样检测,达标后方能考虑受孕。

    1.2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空气接触,避免粉尘污染,加强管理、减少污染源,注意勤换衣、勤洗手,避免污染家庭环境。
, 百拇医药
    1.3新装修的房间不宜马上入住,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甲苯等家庭装饰、装修材料,新装修的房间需要在安装抽风系统或勤开窗,降低室内有毒物质的浓度。

    1.4加强食品安全,尽量不食用含人工添加剂过多的食物,不食用含铅、含碘等过高的食物,加强膳食中钙、磷、铁的补充,多服用有机绿色食物。

    1.5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防护

    1.6采取措施避免环境噪音,避免损伤胎儿的听力系统。

    二、孕中、后期保健

    2.1一旦怀孕,应对妊娠母体进行系统医学观察,避免妊娠剧吐的发生,坚持产前检查,避免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物质,积极向妊娠妇女宣教,加强孕期营养指导,减少病理性贫血[5]的几率。

    2.2多参加适量户外运动,对接触可疑有发育毒性作用物质的妊娠妇女,应按高危妊娠进行管理。
, 百拇医药
    2.3预防早产、死产的发生,及时监测胎儿宫内有无慢性缺氧的表现。

    2.4由于多数药物均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2.5家用电器形成电离辐射,应尽量不要用或少用。

    2.6避免医疗照射。

    总之,各种有毒有害因素对妊娠母体均有不同的影响,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保护妊娠母体,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安笑兰,符绍莲主编。环境优生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2]沈小明,颜崇淮,周建德等.脐血铅含量与婴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系.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0:68 

    [3]陈海燕,王新如,徐丽春等 低浓度混苯对女工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83

    [4]周树森,赵树芬等。苯系混合物对女工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3.11:265

    [5]乐杰 妇产科学 第六版 。, 百拇医药(聂燕)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女性保健 > 孕育新生命 > 胎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