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月经失调(月经病) > 不孕症(女性不孕)
编号:13668433
经阴道超声评价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4
     【摘要】 随着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体外受精后进行胚胎移植的方案为广大不孕症患者解决了生育问题,但其中胚胎质量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是否能成功妊娠的关键。有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免疫组化法、内膜活检法、经阴道超声方法等,其中经阴道超声评价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重复性较好等优势,现已成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种常规评价方法。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检查;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容受性指的是子宫内膜处于允许胚囊定位、黏附、侵入,并改变内膜间质使得胚胎着床的一种状态。子宫内膜容受性在治疗不孕症中倍受关注,子宫内膜和卵细胞发育同步是胚胎着床成功的关键条件,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状态对制定不孕症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有关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尚无定论,早期研究多偏向于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分型、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近年来,许多学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定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阻力指数(Rl)、搏动指数(PI)等,还有学者运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测定内膜下血流参数,即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等,结果仍无定论[3-4]。本文就经阴道超声评价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论述。

    1.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子宫内膜上皮主要由纤毛细胞、微绒毛细胞组成,在月经周期中纤毛细胞受激素影响作用较小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