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 疱疹
编号:13401101
短波紫外光配合碘甘油涂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第11期
     【摘要】目的:针对短波紫外光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为后续的临床护理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我科室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位作为本次观察的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短波紫外光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碘甘油涂擦,对比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短波紫外光配合碘甘油涂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在短时间内(3-5d)治愈,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 短波紫外光;碘甘油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1-060-01

, 百拇医药     紫外光是一种波长很短的光波,用一般肉眼无法看出。紫外光分为3个段,主要输出冷光短波紫外線,其中波长在(180-280nm)的波段为短波紫外线。紫外线通过空气时,使空气中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加强了杀菌的作用[1]。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我科室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6岁100位,将这100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孩30例,女孩20例,平均年龄3岁4个月。观察组50例,男孩28例,女孩22例,平均年龄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短波紫外光局部照射治疗,对患者的溃疡处进行8-10s/次/部位的光照治疗,治疗时间为每日2次,中间间隔15-20min,这期间不能进食如何食物,连续治疗3-5天。观察组同样采取常规的短波紫外光进行患者溃疡处局部照射治疗,在每日2次之后间隔15-20min进行碘甘油的患处涂擦,涂擦后不允许将药液吐出,可将药液吞服,在涂擦后15min方可进食,连续治疗3-5天。
, 百拇医药
    1.3 疗效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分别按照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定,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本次观察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70%,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科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致病菌通常为科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等。常见于夏季,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咽部疼痛、发热,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部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3]临床实践结果显示,短波紫外光能在短时间内(3-5d)针对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效果显著,溃疡部位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同时紫外线照射对咽峡部疱疹及浅表溃疡面有较好的镇痛,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再生作用,从而有利于粘膜水肿的消退,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疱疹溃疡愈合[4]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在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过程中运用短波紫外光患处局部照射配合碘甘油患处局部涂擦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并治愈溃疡部位,从而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能配合接受,疗程短,见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乔治恒,物理治疗学全书。北京科技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632

    [2]陈丽平,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学,2014,23(04):67-68

    [3]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65

    [4]郝林杯,党坤贞HeNe激光加紫外线辐射促进大面积创面植皮成活一例报道 医学1996.17(6):326, 百拇医药(黎星 覃周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 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