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8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92892
全员参与在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实践与成效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2018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护理质量及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护理质量是指为医护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的技术和服务的优质程度。护理质量的高低会对医疗安全及整个医疗行业的声誉产生深远影响,护理质量的好坏对护理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1]。临床实践中,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护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合适的护理质量标准,依据该标准评价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得到应用的护理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最终通过反馈信息,最终有效的控制管理过程[2]。加强医院内部的护理质量管理对改善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建立的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作为研究对象,妇科全部护理人员均作为该小组成员,参与本次研究,其中该小组共有成员21名,护士长一名,担任护理组长,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10名,上述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均需要自愿参与本小组工作,同时工作上要求敢于发言、直言不讳、做事公平,同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具有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

    1.2 研究方法 首先,建立全员参与一级质控的管理制度,依据卫生部制订的二级以上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定标准规定,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的妇产科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经验,护士长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开展护理质量管理的专题讨论,最终确定《病房管理考核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专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安全考核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考核标准》、《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标准》作为本科室护理质控重点工作内容,同时将上述护理质控工作内容进行分级,其中前五项设定为A级,后两项设定为B级,将这七个项目分给病区的21名护理人员,每组三人。其次,对上述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正确的质控导向,护士长在本研究开始后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工作标准,使全部护理人员掌握各项工作的工作标准和每项工作的考核重点,同时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职称、能力及责任心对上述护理人员进行分工,综合指标高的进行A级质控,综合指标低的进行B级质控,质控导向主要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最后,全员参与质控的实施,每组质控员对自己的单项工作进行质控并做好记录,填写《科内单项质控分析表》(该表内容主要包括项目主要问题、共性问题、建议、整改措施和是否改进等内容)。填写完上述内容,及时对其进行反馈,统一制订《护理质量反馈本》,反馈本设时间、责任人、待完善内容、检查者、反饋、追踪改进和备注7 项;质控员将上述项目内容进行反馈后,护士长负责对所有质控员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同时将上述所有的质控信息汇总在《科室一级质控周表》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并要求在48小时之内进行整改,护士长对各个科室单项质量检查结果进行核算对比,对检查出的共性问题及不合格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要求对其追踪反馈,以促进项目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了激励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实行奖惩机制,对单项合格率三级质控均为 100% 的、科内检查阳性率高并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质控员提出表扬并奖励,对单项项目不合格次数超过三次,同时合格率低于50%、科内检查阳性率较低、日常工作表现较差、工作不积极的质控员给予相应的惩罚;以此奖罚分明,有利于提高质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不同年份护理质量管理项目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一般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该质控小组2012-2014年妇产科护理质量对比分析结果如下: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护理事故和纠纷发生次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知晓率、患者对护士的熟悉程度、患者满意度、护患关系融洽程度、护理质量改进有效率,2012年至2014年期间,上述各个指标均逐年增加,且不同年份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护理质量管理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目的使服务水平不断完善[3],以往的研究发现,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发展,主要为:(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缺乏责任心,技术水平不过硬。(2)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值过高。(3) 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患者需求相矛盾。(4)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检查和安全控制流于形式[4]。妇产科是我院的重点科室,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发现上述质控小组在实施了全员参与的质控措施后,2012年至2014年期间,护理质量指标均逐年增加,且不同年份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程瑶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全员参与是一种监督较为全面、合理的质量管理方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QMS)和持续质量改进(CQI)的质量管理理念,该管理方式可以具有以下优点 ①人人享有质控权利,护士之间相互监督的作用,减少虚报现象。② 相互间抱怨的现象明显减少。③ 护士的技能随着质控学习不断加强,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④ 营造正确的护理环境,可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6]。综上所述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了护理管理的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参与工作的工作价值感,为护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有效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司徒定莲,陈洁英. 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做法及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 ,30 (7):1018-1019.

    叶志弘.21世纪医疗服务系统安全和质量管理新理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8):52-53.

    颜惠琴. 妇科护理质量改进方法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 35 ) : 333-334

    刘桂芳.浅析妇科护理质量的改进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522-523.

    程瑶.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J].药物与人,2014,8(27):304-305.

    司徒定莲,陈洁英. 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做法及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 ,30 (7):1018-1019. (李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