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9182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
支架植入术,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摘要】对于后循环动脉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应选择支架植入术。采用支架血管成形术,导致后循环缺血,容易发生并发症。笔者就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支架植入术;后循环缺血;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对于患者后循环动脉存在严重狭窄,应选择支架植入术,因为后循环颅内血管硬,而且还有一个急弯,长球囊通过血管时,极易出现意想不到的症状[1]。一些病变时间长以及血管弯曲厉害的地方要用颅内专用自膨式支架。如果有急性闭塞性血管疾病,那么首先就应选动脉溶栓治疗,当然也可以应用机械的方式作为溶栓的助手来取出栓子[2]。下面,笔者就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谈几点看法。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

    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的缺乏才导致被广泛使用,同时也出现了不正确的认识,比如眩晕,迷糊,意识丢失所形成的椎基底动脉供血。骨质增生在短时间内耗损的原因是VBI,同时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称作“相对缺血状态”,很多的临床经验表明,对于PCI的概念,它是与年龄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现在国际上已把VBI概念用PCI表示。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