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9364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
     【摘要】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通过特殊案例护理体会,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方法。结果:总结临床使用的穿刺时间、穿刺方法,防堵塞、防感染、防扎伤的护理。结论:通过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有助于广泛开展此技术,可有效的降代反复穿刺给患者所致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以下简称输液港)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因注射座和静脉外的导管部分均埋藏于皮下组织,因此是一种植入式、可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输液装置[1]。我院2014年1月-3月为8例肿瘤患者采用此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8例患者,其中男1例,女7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1.3岁,其中乳腺癌2例,直肠癌1例,结肠癌3例,肺癌2例,均采用巴德公司生产的配有三向瓣膜导管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由锁骨上静脉穿刺植入上腔静脉,过程顺利。

    方法

    适应症:肿瘤化疗;需长期静脉输液者;完全肠外营养者[2]。

    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其亲属解释清楚输液港的植入目的、操作方法、术中配合及有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其亲属的紧张情绪,取得他们的理解与合作[3-5]。

    操作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生在层流导管室经由穿刺方式由锁骨中外1/3处穿刺将导管植入锁骨下静脉,再送入上腔静脉,然后建立皮下隧道和皮下囊腔,用隧道针通过皮下组织将留置导管引至下方,与输液港连接,检查连接处无漏液后,固定输液港与皮下囊腔内,最后缝合切口,术后7~9d拆线[6-8]。

    术后护理、使用及日常护理

    术后护理:术后行放射检查确认导管位置,对患者进行术后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输液港植入24小时内,局部有出血的可能,指导病病人不可使用上肢进行剧烈活动,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血肿形成,如局部出现血肿,可用沙袋局部压迫数天,血肿可自行吸收。72h后使用输液港时,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血等,可及时给予局部换药,更换无菌敷料[9]。7d后拆线,观察切口处皮肤愈合情况。

    输液港的使用:输液港穿刺要求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操作前向患者讲明操作过程,戴无菌手套,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消毒,向外螺旋式擦拭,半径大于10cm,左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成三角形将注射座拱起,确定此三指中央为穿刺点,将针头从中心点处垂直刺入穿刺隔膜直达储液槽底部,回抽血液确认针头位置无误后连接注射器、输液器进行药物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治疗完毕后用20ml的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穿刺完成后用无菌纱布垫平无损伤针针翼,防止针尖活动或皮肤压伤,并用防过敏式透明敷料固定。

    输液港护理:①正确操作穿刺针必须选用与输液港配套的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时动作应轻柔,针头应垂直刺入,严禁暴力穿刺,防止针尖形成倒钩,拔出时损伤穿刺隔膜。②注射化疗药物前,应先回抽血液确认针头位置无误后推注10ml生理盐水,观察局部皮肤无肿胀,病人无疼痛不适后方可应用,防止化疗药物外渗。每次使用后用20ml的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可保持导管通畅。当冲管用的生理盐水剩下约0.5ml时,为维持导管内正压并降低血液返流引起导管堵塞的风险,应以两指固定输液港,边注射边撤出无损伤针。输液港无损伤针可连续使用7d如需长期连续输液则每周更换1次,以免引起感染。③治疗间歇期间输液港的护理在治疗期间,应每四周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1次,该项操作应由专业护理人员完成,告知病人出院后注意避免做剧烈的胸肩部运动及日常护理常识,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如局部出现疼痛、肿胀、感染等情况及时与护士联系,以便及时有效的处理[10-11]。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回抽障碍:一般原因是导管末端纤维蛋白鞘形成,起到单向活瓣作用,可用生理盐水冲管或注入纤溶药物缓解;也可能由于回抽时使导管末端侧壁孔紧贴血管壁所致,可让病人活动上肢或变换体位,确认回血后方可应用[12]。

    破损与漏液:由于化疗药物漏出的危害很大,输注时应由操作熟练的护士进行,输注前应确定无损伤针头在储液槽内,回抽血液无阻力,推注顺利。怀疑发生漏液或已经漏液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必要时应经外科手术取出输液港。

    综上所述,通过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有助于广泛开展此技术,可有效的降低反复穿刺给患者所致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灵晓,宋慧娟.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病人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28-29.

    [2]张光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及维护进展.护理学杂志,2008,2(23):77-78.

    [3]岳立萍,周立,张军红.PICC应用中的重点操作环节及护理要点.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95-2096.

    [5]李兰英.对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输液导管治疗的评估.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4):190-191.

    [6]吴学戎.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和处理.黑龙江医学,2005,29(2):133-134.

    [7]杜萍,何佩仪,何美清,等.两种PICC体外测量法的比较研究.护理学杂志,2008,23(2):41-43.

    [8]李健,李艳军,史爱华,等.80例PICC置管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46-47.

    [9]谭晓军,龚丽荣,吴日蓉,等.锁骨下静脉的解剖特点与上腔静脉置管路径的研究.解剖学研究,2002,24(2):89-91.

    [10]程乐梅,徐靖,武莉,等.肿瘤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问题与对策.上海护理,2004,4(5):23-24.

    [11]赵林芳,王雅萍,朱伟燕,等.夹闭综合征导致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破裂的护理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9,9(44):852-853.

    [12]汪娟,李俊英,向秋芬,等.肿瘤患者外周深静脉置管依从性调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56-57., 百拇医药(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