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 20182
编号:13593384
《汉文皇汉医界》杂志创办沿革与稿件来源考(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82
     摘要:《汉文皇汉医界》杂志创刊于1928年11月,存续期间3次更名,依次为1930年7月更名为《台湾皇汉医界》、1933年3月更名为《台湾皇汉医报》、1935年4月更名为《东西医药报》,至1937年11月停刊,共发行108号。杂志的稿件来源有摘录中国大陆中医药期刊文章、作者直接投稿、编辑部自行组稿3种方式。

    关键词:《汉文皇汉医界》;《台湾皇汉医界》;《台湾皇汉医报》;《东西医药报》;中医药期刊;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2.016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8)02-0060-06

    Abstract: Han Wen Huang Han Yi Jie was established in November 1928. During its existence, its name were changed for three times into Taiwan Huang Han Yi Jie in July 1930, Taiwan Huang Han Yi Bao in March 1933 and Dong Xi Yi Yao Bao in April 1935, respectively. The journal published 108 issues. Sources of articles included excerpts from Chinese Mainland TCM journal articles, direct contribution from authors, and self-drafts of its editorial department.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Han Wen Huang Han Yi Jie; Taiwan Huang Han Yi Jie; Taiwan Huang Han Yi Bao; Dong Xi Yi Yao Bao; TCM journals

    2015年,笔者在中国台湾大学访学时,获见该校图书馆收藏的《汉文皇汉医界》杂志若干号。2年来,本人不断寻访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的公私收藏机构,获得全部108号中的94号,其中第1~7、9、11、12、14、25、26、107共14号未见。关于该杂志,除在部分医学史著作中有简单提及外,学术界关注明显不够。为更好地开展民国时期中国台湾中医史的研究工作,本文拟就该杂志的

    创办沿革和稿件来源略作考证。

    1 杂志的创办与沿革

    1.1 杂志的创办
, 百拇医药
    1927年,日本人南拜山在东京成立东洋医道会,以复兴日本汉医为己任。次年2月,该会在台湾地区设立支部,称东洋医道会台湾支部,以乾元药行陈茂通为支部长,致力于台湾地区中医的复兴。根据支部订立的规则,“本会为图复兴东洋医道并保健卫生及请愿医生免许续行试验之起见为目的”,为达成此目的,本会“每月定刊《汉文皇汉医界》以资研究,别送东京本部发行之《和文皇汉医界》”[1]。可见,杂志创办之初称《汉文皇汉医界》,有和东京本部发行杂志相对应之意。笔者至今未获见《汉文皇汉医界》的创刊号,目前所知存世最早者为总第8号,出版时间1929年6月。按照该杂志为月刊计算,创刊号应为1928年11月。总第13号为出版一周年纪念专号,该刊主编曾六瑞说,“自昨年十一月二十日,创刊本志以来,光阴驹隙,忽经周年”[2],可见,该杂志于1928年11月创刊是确凿无疑的。据日人里川大无《台湾杂志兴亡史》称,《台湾皇汉医报》创刊于昭和三年(1928年)年12月[3]。这一论断出现2个错误:一是将杂志最初的名称《汉文皇汉医界》与其后的改名混淆,二是杂志最初创刊时间应为1928年11月。
, 百拇医药
    1.2 杂志的历史沿革

    1.2.1 《汉文皇汉医界》改称《台湾皇汉医界》 杂志于1928年11月创刊后,至1930年6月共出版20号。从1930年7月第21号开始,《汉文皇汉医界》改称《台湾皇汉医界》,适当压缩了中文内容,增加了部分日文篇目。关于此次改版,据编辑部发布的启事称,“本志初为会员诸君之要求,纯粹创刊汉文,尔来有一部有志者,希载和文,且因官厅方面,若仅以汉文,未能普及,故自本月廿一号,适南翁一行下南巡演完成为机,和汉两文并置”[4]。其實,改版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编辑部希望借助日本东洋医道会理事长南拜山巡视台湾地区之际,增加部分日文内容,以此引起在台日人更多的关注,从而扩大杂志在台湾地区的影响,尤其是在殖民政府中的影响,以便实现其复兴中医的终极目标。从杂志的具体运作看,分为日文和汉文2个编辑部,各司其职。日文版主要刊登一些在台日本医生的投稿以及编辑部摘录的日文文献,汉文版和此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1931年12月第38号之后杂志再次改版,“自明春起,拟大改革,以期图报于万一”[5]。总体而言,此后杂志大幅减少了日文篇目,增加了医案、验方和临床各科的内容。

    至1933年初,杂志已经发行了5年之久,5年间由东洋医道会台湾支部支部长陈茂通独力支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翻阅此间的杂志,催促各地会员按时交纳会费和杂志订阅费的通告比比皆是。更为重要的是,陈氏为倡导中医复兴可谓鞠躬尽瘁,不遗余力,但收效甚微,始终未能获得当局的回应。陈茂通身心俱疲,遂“议决暂时中止支部会务,而医报亦在中止之列”,《台湾皇汉医界》发行至1933年1月第51号停刊。当年3月,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毕业返台却因殖民当局不承认中医而无法悬壶问世的苏锦全,决意接棒陈茂通,“愿矢志汉医报界以共同疾呼,因而不揣谫陋,就商诸陈支部长”[6],获得陈氏同意后,苏氏于3月将《台湾皇汉医界》改称《台湾皇汉医报》,仍以第52号排序,以表示对前者发行初衷的继承。, 百拇医药(王尊旺)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