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203
编号:13501879
寒痹的证治(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3
寒痹的证治,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规范化,虚邪瘀
     【摘 要】 寒痹为五淫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收集研究历代医家如娄多峰、路志正、焦树德教授等论治寒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寒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寒凝痹阻、风寒痹阻、寒湿痹阻、风寒湿痹阻、阳虚寒凝、脾肾阳虚、寒凝血瘀、阳虚痰瘀等8型),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寒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寒痹又称痛痹,是以寒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冷痛、疼痛较剧、得热痛减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痹病[1]。寒痹是按五淫(风、寒、湿、热、燥)病因分类的风湿病,是五淫痹之一[2],为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寒痹、痛痹均首见于《黄帝内经》。寒痹见于《灵枢·寿夭刚柔》,痛痹见于《素問·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此后,大多医家秉承《痹论》而沿用痛痹之名。宋·骆龙吉《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明确提出:“寒痹,主寒;夫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与痛痹含义相同。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痛风”病名以后,痛痹又被称为“痛风”,寒痹名称较乱。明清之后其名称逐渐统一,寒痹即痛痹,含义相同:以病因言为寒痹,以特征言为痛痹。西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综合征等可出现寒痹表现[4]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