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8期
编号:13057101
探讨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在精神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8期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多种高风险因素,一旦出现缺陷或事故,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引发医患纠纷[3]。因此,在精神科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可以使护理人员明确护理的重点,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的质量[4]。

    3.1 精神科风险管理措施

    3.1.1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医院应当结合精神科科室的特点,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每日召开例会,对精神科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5]。

    3.1.2 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应当根据精神病护理常规标准,修订探视制度、行为标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等,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根据精神科患者的特点,制定安全检查流程、暴力收治流程等[6]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