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968418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即刻实施静脉溶栓的可行性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即刻实施静脉溶栓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跳骤停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对症支持处理基础上,于心肺复苏成功后静脉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处理,观察组则于心肺复苏同时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处理,余治疗同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出血相关并发症以及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心包填塞、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颅内出血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再发室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不增加出血发生率,对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即刻;静脉溶栓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6-134-03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容易出现心室颤动而导致患者早期死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颤患者进行立即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者在治疗后24h内仍是发生再次室颤的高危人群,且部分患者反复发生室颤,最终因除颤无效而临床死亡。针对此类患者在心脏电生理功能不稳定以及循环衰竭情况下,能否有效的维持满意的心肌供血供氧,尤其是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肺复苏能否成功的关键。

    目前国内医疗水平下,针对急性心肌梗塞后进行即刻的介入血管再通治疗尚未得到普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