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2期
编号:12970216
糖尿病社区管理与内科门诊治疗效果的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期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管理与内科门诊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社区糖尿病患者629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在本社区上级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9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除遗传与肥胖因素知晓情况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在糖尿病并发症知晓方面、在糖尿病影响因素知晓情况方面及在糖尿病治疗方法知晓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在糖尿病并发症知晓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糖尿病影响因素知晓情况方面,除遗传与肥胖因素知晓情况无差异(P>0.05),其他因素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糖尿病治疗方法知晓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社区管理能更为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并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管理;空腹血糖;知晓率
, http://www.100md.com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222-04

    糖尿病一种慢性疾病,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主要死因是由于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血管硬化、糖尿病肾病等。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具有不可逆性,这对糖尿病患者家庭及社会都造成精神及经济负担。据统计,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也在增加,并且农村及社区糖尿病发病率较升高更为明显,这可能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进食高糖、高脂饮食增多、生活方式改变等有关。社区糖尿病发生率增高对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师提出了挑战,我们通过对比社区糖尿病管理与上级医院门诊治疗发现,社区管理对治疗糖尿病更为有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2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01例,女328例,年龄28~77岁,平均(55.6±5.3)岁,病程在1~20年,平均(7.4±1.6)年,年收入(6.7±1.8)万元,平均体重指数(24.39±1.29)kg/m2;收集在本社区上级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9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1例,女482例,年龄29~79岁,平均(56.3±7.2)岁,病程在1~22年,平均(8.1±2.1)年,年收入(7.1±2.0)万元,平均体重指数(23.99±1.39)kg/m2。对于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不予入组。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以上,并且无转诊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性别、年龄、年龄、病程、年收入及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 百拇医药
    1.2研究方法

    1.2.1管理方法 对照组在上级医院门诊就诊治疗,按照医生说明服药治疗,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糖尿病社区管理,具体包括:(1)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适当合理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加机体能量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糖,另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包括熬夜、吸烟、喝酒等等,这些对机体免疫力、胰岛功能会造成一定损害,因此要与患者多沟通,鼓励患者适当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低血糖的发生。(2)合理饮食:俗话说“病从口入”,这句话对于糖尿病患者亦是如此,对于糖尿病病患者,进食过多富含热量的食物必然升高血糖,但是,对于使用药物控制血糖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患者,进食热量不够反而会引起低血糖,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合理尤为重要,按照每个人的热量需求,制定一个三餐进食标准,每顿饭都需要定量,但是对于体型消瘦患者可以增加热量摄入,相反,对于肥胖患者需要减少热量摄入。总之,要对饮食摄入严格把关,对于摄入热量足够但感觉饥饿患者可以增加无热量饮食。(3)规范用药,密切检测血糖:许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坚持合理用药,甚至许多患者认为糖尿病和普通感冒一样,吃几副药就可以治愈而自行停药,因此在规范用药前一定要纠正患者这种错误的认识,让患者知道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但是同时要告诉患者,只要血糖血糖控制理想,就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寿命亦没有影响,让他们对治疗产生信心。规范用药方面需要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降糖药,并嘱咐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如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及时纠正,重新制定控制血糖方案,知道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4)专家义诊:定期家访,了解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情况及对治疗配合情况,对于对治疗有抵触情绪患者要进行细致沟通,让其对治疗充满信心;对于血糖反复控制不理想患者,需要请上级医院专科医师会诊;保障患者血糖控制稳定良好。3个月后进行随访,并抽血检查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 http://www.100md.com
    1.2.2调查问卷 采用自制的有关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比较。

    1.3观察指标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统计两组患者糖尿病知晓率,采用多选题的形式进行问卷设计,划勾代表知晓,没划勾代表不知晓,回收问卷后进行知晓情况的收集。糖尿病各项知晓率=该项选择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晓率情况比较
, 百拇医药
    观察组患者在在糖尿病并发症知晓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脑卒中(77.42%VS 55.77%)、糖尿病肾病(65.34%vS 50.28%)、失明(95.07%VS 44.57%)、冠心病(93.64%VS57.22%)、足坏死(68.20%VS 34.94%)及末梢神经炎(75.20%VS 24.52%);在糖尿病影响因素知晓情况方面,除遗传与肥胖因素知晓情况无差异(P>0.05),其他因素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为吸烟(46.90%VS34.94%)、精神紧张(18.60%VS 13.89%)、病毒感染(39.59%VS 23.63%)、缺乏运动(65.3446.90%VS 51.06%);在糖尿病治疗方法知晓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为药物治疗(95.07%VS 68.53%)、合理饮食(49.44%VS24.52%)、适当锻炼(63.27%VS 42.11%)、监测血糖(34.82%VS 20.94%)、预防感染(30.84%VS14.45%)、知识宣教(42.77%VS 33.37%)、心理健康(27.66%VS 13.33%)。详见表2。, 百拇医药(黄屹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