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2期
编号:13122840
持续负压吸引结合弹性加压包扎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郭晓川 徐和甜 刘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引流加弹性加压包扎法在腮腺手术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 71例腮腺切除术的腮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加压包扎、橡皮片引流,实验组患者行持续负压吸引结合弹性加压包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涎瘘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中1例发生涎瘘,对照组中6例发生涎瘘,实验组术后涎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持续负压吸引结合弹性加压包扎法效果可靠,有效预防了术后涎瘘及感染的发生,缩短加压包扎时间,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关键词] 负压引流;弹性加压包扎;腮腺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739.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2-172-03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涎腺肿瘤约占20%左右,而其中有80%发生在腮腺,腮腺切除或部分切除是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法,涎瘘、切口延迟愈合是其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其中发生腮腺涎瘘的主要原因即是术后加压包扎失误,多发生于手术3d以后[1-2]。传统的加压包扎方法是术后腮腺区放置橡皮条引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即所谓的“正压引流”,一般需要加压包扎2周,这一过程中,压力难以控制,包扎时间过长,患者的痛苦较大,许多患者难以耐受,出现抵触治疗的情况,甚至个别患者自行拆除加压包扎,影响加压效果,从而导致涎瘘的发生 [3-5] 。目前,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已逐渐引进到腮腺术后的治疗中,我科也自2010年始,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1例患者,为2010年5月~2014年2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行腮腺切除术或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其中男33例,女38例;年龄28~65岁,平均42.1岁,其中左侧39例,右侧30例,双侧2例;良性肿瘤68例,恶性肿瘤3例。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腮腺手术后行橡皮片引流,留置48h后撤除,同时使用普通弹力绷带传统加压包扎2周。实验组:患者行腮腺手术后,将负压引流管放置术区创面内,自切口引出,常规严密缝合创口及管周后,挤出负压罐内空气,接引流管保持持续负压引流,将罐体固定于患者胸前衣物上,术区以常规方法用敷料覆盖保护即可,负压引流器为江苏省南通市奥华医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负压为5kPa,负压引流放置4~5d,去除负压引流后再行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即以多层敷料覆盖术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