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4425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梁就积
第1页

    参见附件。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比,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研究组,而研究组术后卧床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于老年人髋部的骨折类型,占髋部骨折的50%,高龄长者多有严重骨质疏松,极易因外伤导致粉碎性和不稳定型骨折,及

    早进行手术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8]。手术治疗重建股骨距,并予以内固定,可恢复力学传递,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提高骨折愈合率和生活质量。虽然高龄不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但高龄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预防和控制内科疾病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9]。因此,采用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前,需先常规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及时预防和控制可能给手术造成影响的合并症[10]。

    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人工股骨头置换可降低早期负重的机械风险,使患者快速恢复关节功能水平,及早下地负重行走,减少因长期卧床引发的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11]。但由于股骨距在小粗隆上方,粗隆间骨折后会受到破坏,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会使人工股骨头无股骨距支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