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29611
经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李虹道  舒占坤  钱炳坤
第1页

    参见附件。

     t12.36210.4869.32811.783

    P <0.05<0.05<0.05<0.05

    2.4 随访情况

    全部患者随访6~87(42±16)月,起搏器工作正常。1例置入ICD患者术后7月,发作室颤3次,均被ICD正确识别并一次电除颤成功,经加强药物治疗及调整起搏参数后未再发作;3例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单腔起搏器的患者分别于术后38、52及82个月时因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悸、乏力、水肿,行单腔改为双腔起搏器治疗后症状缓解,此3例在原锁骨下静脉穿刺点偏外侧穿刺成功。

    3 讨论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应用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其性能安全、可靠,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起搏器系统的质量和功能也不断提高,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严重缓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体现出生存率高、患者生存质量高、住院率少等优势[3]。

    我院自2006年开展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以来,据云南省心脏介入质量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每年我院心脏起搏器植入量在云南省县级医院中名列第一,未发生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表明在县级医院开展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是安全可行的。本研究42例患者手术均1次成功,随访6~87(42±16)月,起搏器工作正常,且所有患者心功能指标EDV、ESV、SV、EF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章少波等[4]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提示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心脏工作与生理性符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我们认为,该手术应严格遵照指南选择适应证,术前认真的讨论制度及规范的手术操作对减少及避免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根据不同患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整起搏参数,使起搏器能更好地适用于复杂的临床情况[5-6]。

    永久起搏电极导管由合金丝烧制的内芯和表面光滑的硅胶密封套组成,超声影像上呈清晰的线状双层强回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