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31621
诱导电位监测在脊髓内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8期
     1.2.2 监测标准 SEP监测标准:手术中监测为连续监测的方式,倘若SEP振幅下降了20%~30%,监测人员必须立刻提醒手术者注意并积极查找原因;若振幅下降50%,应立即停止手术,待其恢复手术之前振幅幅度后再接着实施手术。EMG监测标准:监测方式为连续监测,于显微镜下操作待至手术位置处后,根据监测结果处理病变状况;如出现病变位置与脊髓神经有不明确粘连时,应当采用刺激器以电流强度为1~3mA,频率为1~2Hz的刺激强度(激发性EMG)连续刺激0.2μs以明确必须切除病变范围的大小,便于进一步判别“安全地带”。如发生持续性肌电反应,则可判别其为“危险地带”,监测人员必须立刻提醒手术医生注意,以防止脊髓损伤。

    1.2.3 手术方法 手术之前必须进行气管插管,使用氯胺酮、依托咪酯以及氯胺酮合并吗啡类止痛药物麻醉,患者取俯卧位,在后正中部位切口,打开椎板。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纵切硬脊膜,在高倍放大视野下,采用宝石刀切开此处的蛛网膜,采用银夹将蛛网膜固定于硬脊膜缘。另外,对于粘连的情况,采用显微镊更为细致的分离蛛网膜。沿着正中沟锐性方式切开软脊膜(切勿损伤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的正中血管,若肿瘤边界不清则只切除肿瘤囊),在沿着正中沟钝性比例脊髓背侧,露出肿瘤上下极和背侧,采用620无创缝线缝软脊膜并吊于硬脊膜上,暴露出肿瘤。顺着肿瘤上下极找正常脊髓与肿瘤的分界面,切除整块肿瘤。除了脊髓支动脉明显出血外,尽量不采用双极电凝止血,而采用明胶海绵止血。手术后缝合硬脊膜,若出现肿胀情况,则进行开放硬脊膜减压或硬脊膜减张缝合,分层次的缝合切口。

    2 结果

    2.1 EMG监测情况

    14例手术患者初始的自发性EMG监测未出现异常状况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