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59917
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陆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目前中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康复的护理倾向。近年来强调的早期护理,即在发病3 d内,在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上实施的康复护理措施[5],对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发挥代偿功能,减少伤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可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等后遗症的发生。中医学认为,中风发病由于人体正气不足、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内外因素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产生虚、火、痰、瘀等病理变化而致气机逆乱发病[6],中医康复采用多种按摩手法及针灸刺激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联络,达到疏通经气、调节阴阳的功效[7]。

    本研究显示笔者对于36例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的中医康复护理,结果显示出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ESS、FMA、ADL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于脑中风患者实施早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能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伤残率,提高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小梅,阎霞.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286.

    [2] 黄壮光.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7):52-53.

    [3] 张曼.浅述脑中风患者分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应用心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158-159.

    [4] 黄璇,李如祥.针刺放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13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8):51.

    [5] 陈彦柳,周开斌.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中风后偏侧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123-124,129.

    [6] 朱蕴红.早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2,34(8):1191-1193.

    [7] 周多艳.中医护理对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2,19(8):40-41.

    (收稿日期:2013-03-27)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