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64371
多动症儿童认知注意损害与脑电变化病损机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陈世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多动症发病原因与机制未完全一致阐明,现代认为与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因素有一定联系,症状被认为是大脑机能轻微受损失调的外在表现,一般影象检查不易找到脑损伤证据,加上受观念影响易与顽皮儿童相混,长期以来有持等待自愈心态,使本病早期诊治受障[4]。当前倾向于持病损观念、提倡尽早诊治。本项观察到确诊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有差异,并且异常程度和表现也有特点,与多动症的行为紊乱病情关联,脑电异常率(89%)在国内外报道60%~90%范围的高限水平[2],可能与来儿童脑病科就诊的患儿病情偏重、脑电检测注重观察对比年龄发育特征有关。

    脑电活动被认为是由脑干网状结构、丘脑非特异性神经核团激活大脑皮质形成,其环路激活或抑制状态跟皮质活动觉醒度可通过脑电图波谱的密度、分布、波幅、波形等观察到,脑电图记录大脑神经元整体集合活动,其波谱成分被认为与神经元的物质代谢速度、传导速度、兴奋性和强度等有关,本研究观察到多动症脑电图呈神经元的兴奋性和觉醒度下降改变,突出表现为脑电波周期延长、频率降低,呈慢化、低龄化、调节机制滞后于同龄儿的不成熟特征,与较公认的多动症神经递质失调致神经元物质代谢速度减低、传导速度减慢等的发病机制假说一致[5],提示多动症脑电、觉醒、调节机能发育滞后,还可伴有病损病理脑电改变,与脑电图报道有相似之处[6]。多动症病性损害,本研究还在CPT、CRT客观检测到,特别是症状严重患儿,确诊组CPT异常率(97.7%)明显高于正常组(10.38%),且程度重, 虽然智力在正常范围内,但使用CRT测验由于该法对被试的认知注意和辨识的精准度、逻辑性、专注力要求较多,致使CRT测验平均得分(9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