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21期
编号:13175903
门急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及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1期
     2.2.6?药品外包装相似”?仅在2009年发生了2例,占总数4.08%。主要表现为药品外包装大小、颜色、字体等相似,可导致药品发错。

    2.2.7?“错发患者”?分别在2010和2011年各发生了1例,占总数4.08%。主要因为药房工作窗口多名患者排队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并未核对患者姓名而造成了差错。

    2.2.8?“数量差错”?总共发生8例(2009年3例,2010年2例,2011年3例),占总数16.33%。如处方维生素C注射液3支,而工作人员发成了2支。

    2.3?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

    药师自身的问题是处方调配差错的主要原因,主要由于个人对药品的熟悉程度不够,工作态度不认真和责任心不强。

    2.3.1?药品熟悉程度不够?(1)药名混淆是造成处方调配差错的主因:如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发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把“尼群地平片”发成“尼莫地平片”。(2)用药途径不清:把“乳酸左氧氟沙星片”发成“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把“苯巴比妥片”当成“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发放。(3)规格不清:把“0.5 g注射用头孢西丁”发成“3.0 g注射用头孢西丁”;把“2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发成“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