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4期
编号:13178457
肠易激综合征伴随或不伴随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患者的精神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伴随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患者比不伴随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患者是否有更严重的精神疾病。 方法 对18例肠易激综合征伴随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患者和22例不伴随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患者采用汗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和汗密顿焦虑量表14项进行心理测试,比较分析各组的评分特点。 结果 肠易激综合征伴随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患者比不伴随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患者其焦虑抑郁障碍发病率更高。 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与功能性消化性不良重叠的患者由于心理及精神的压力导致心脏更敏感,其精神方面的疾病更重,更应该接受心理治疗。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精神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74.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4-205-02

    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性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近年来已被公认为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身心疾病。其两者之间的重叠在国外有报道超过5%,且为女性居多[1]。我国此现象也非常普遍,约为24.8%~31.5%[2]。本研究通过汗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汗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试,从精神因素方面对18例IBS伴随FD和22例不伴随FD的患者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08年5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伴或不伴上腹部不适、早饱、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9.2±17.5)岁,男女比例1︰1.86,其中IBS伴随FD为18例,IBS为22例。

    1.2?测评方法

    (1)IBS的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2版:在过去的12个月内,至少有12周时间(不必连续)出现腹部不适与疼痛症状,且这些症状具有以下3种特征中的两种:症状可因排便而缓解;症状的发生与排便次数改变有关;症状的发生与大便性状改变有关。(2)FD的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Ⅱ: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年内或数次持续或间歇发作超过3月,经临床X线、B超排除可缓解症状的器质性疾病。(3)IBS伴随FD的患者诊断标准为以上两种疾病的共有症状。

    所有研究对象均系采用HAMD和HAMA。HAMD共17项目,每次采用0~4级评分法,总分<7分为正常;7~16分可能有抑郁症;17~23分肯定有抑郁症;≥24分严重抑郁症。HAMA共有14项目,所有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各级评分标准:0: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

    重度。按照全国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21~29分,有明显焦虑;14~20分,肯定有焦虑;7~13分,可能有焦虑;<7分,没有焦虑症状。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情况比较见图1、表1。两组焦虑和抑郁状态比较,有重叠症状组存在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比例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两组焦虑和抑郁状态

    表1?两组研究对象焦虑和抑郁状态比较(%)

    3?讨论

    IBS和FD在普遍人群中高度流行,通常呈相似性,同时符合两种诊断标准的患者比例很高[3]。IBS和FD与精神疾病之间联系密切,此项研究表明胃肠道症状更多的患者也有更多或着更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研究中发现IBS和FD并发的患者腹胀发生率普遍高于IBS和FD单发的患者。这一结论从病理生理机制上解释了患者在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上的差异,可以想见,在心理痛苦的严重性上也会不同。在临床研究中发现IBS并发FD患者其心理病理水平高于IBS单发的患者,这将导致IBS伴随FD的患者需要更多的医疗咨询,同时在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方向有更大的障碍。根据此项研究,IBS和FD伴随抑郁和焦虑的行为,增加了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而IBS并发FD的患者,由于更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存在,可能会加剧这种效果。

    人的情绪活动可以作为媒介影响躯体内脏器官的功能,也就是所谓的脑—肠轴的概念,异常的情绪活动和应激可以通过此轴的反馈,调控胃肠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引起胃肠功能失调。而焦虑状态可通过体液和神经调节导致胃肠敏感性胃肠动力障碍,使患者对躯体症状过分关注,并与躯体症状之间存在恶性循环,从而强化了症状,造成症状的反复、顽固,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此项研究发现IBS和FD的患者中女性更高,而IBS和FD重叠患者精神症状更差,说明IBS及FD发病除精神因素外,可能还与生物性、生理性和社会性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对于合并重叠症状的IBS和FD的患者,更应当注意加强精神心理因素方面的评价和诊治[6]。适当的评估和诊疗,有可能对患者的康复和保健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Cometti M,Caenepeel P,Fischler B,et al.Impact of coexisting irritabie bowel syndrome on symptoms and pathopysiological mechanisms in functional dyspepcia[J].Am J Castroenterol,2004,99(6):1152-1159.

    [2] Wang A,Liao X,Xiong L,et al.The clinical overlep between furctional dyspepsis and irritabie bowel synclrome based on RomeⅢ criteria[J].BMC Gastorenterol,2008(8):43.

    [3] Su Jin Hong.Failure of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 to evalnate the efficacy of H.pylori eradication in H.pylori-infected patients with functiomal dyspepsia. Gut and Liver,2011,5(4):468-471.

    [4] 李定国,刘栋.加强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2,4(5):257-258.

    [5] 廖学桂,王秋.精神、心理行为障碍对女性肠易激综合征与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5):1927-1930.

    [6] 宋志强,柯美云,王智凤,等.功能性消化性不良重叠症状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8,7(28):468-471.

    (收稿日期:2012-05-03), 百拇医药(刘丹丹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