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79073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30例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潘俊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连用10~14 d,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为(1.6±1.3)d,昏迷转醒时间为(1.8±1.1)d,治愈19例,治愈率为63.33%;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3±1.6)d,昏迷转醒时间为(3.4±1.5)d,治愈9例,治愈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与阿昔洛韦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效果确切,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阿昔洛韦;病毒性脑炎

    [中图分类号] R72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2-57-02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所引起的脑实质及脑膜的炎症,儿童及成年人均可以罹患,但是临床上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儿童病毒性脑炎[1]。其最常见的病毒类型有日本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患儿发病病情轻重不等,轻者仅留下少许后遗症,而危重者可导致死亡。病毒性脑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临床上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6.5个月~13岁,平均(6.3±0.7)岁;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首发症状以头痛、呕吐、发热、昏迷、抽搐、精神障碍为主;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轻重不同的肌力下降、脑电图异常、颅神经损害、意识障碍等;所有患儿病前或发病同时伴有腹泻、腮腺炎、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经选择性CT检查、PPD试验排除结核、占位、寄生虫感染。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