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78956
套扎加硬化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通过与单纯套扎治疗术比较,评价套扎与硬化联合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食管静脉套扎治疗组50例,食管静脉套扎加硬化治疗组50例。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通过分析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情况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单纯套扎治疗组在治疗后EV消失及明显减轻者占58%,而套扎加硬化组患者在治疗后EV消失及明显减轻者占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单纯套扎治疗组再出血率为24%,食管静脉套扎加硬化治疗组再出血率为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比单纯套扎治疗,套扎加硬化的治疗方法更能有效且安全地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静脉曲张套扎术;套扎加硬化

    [中图分类号] R57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2-232-02

    由于我国乙肝患者占世界乙肝人群的比重最大,食管静脉曲张(EV)作为乙肝患者进入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期出现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当门静脉系统压力过高的时候,汇入该系统的血液无法流入,在管腔内淤积,长期淤积的结果将导致静脉曲张。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主要有内镜下硬化治疗(EVS)和内镜下套扎治疗(EVL)两种方法。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食管静脉套扎治疗(EVL)组50例,食管静脉套扎加硬化治疗(EVL+EVS)组50例。EVL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9~68岁,平均(45.50±2.50)岁;乙肝后肝硬化42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5例曾接受过脾切除;食管静脉曲张中度15例,重度35例,其中伴发胃底部静脉曲张者20例;初次出血者8例,反复出血者42例,平均出血(2.45±0.75)次;肝功能Child分级,A级8例,B级11例,C级31例。EVL+EVS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6~70岁,平均(46.20±2.65)岁;乙肝后肝硬化44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血吸虫肝硬化4例,其中6例曾接受过脾切除;食管静脉曲张中度12例,重度38例,其中伴发胃底部静脉曲张者25例;初次出血者5例,反复出血者45例,平均出血(2.75±1.05)次;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患者9例,B级8例,C级33例。按日本门脉高压协会分期,两组所有患者均达到Ⅲ期。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前出血次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肝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EVL组:采用进口5环套扎器,自食管下端近贲门处对曲张静脉依次进行套扎,每例套扎4~6环。EVL+EVS组:在套

    扎完成后7~10 d进行硬化治疗。硬化剂为聚桂醇。于食管静脉内注射以及胃底静脉旁注射,每例EVS次数为1~4次,硬化剂每次用量为16~32 mL。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抑酸止血治疗,治疗后,禁食24 h,给予抑酸降低门脉压和抗生素治疗。所有患者3个月复查1次,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的判定标准,判断EV治疗结果为:(1)完全消失:EV消失;(2)基本消失:EV呈直线或略有迂曲。再出血情况判定:治疗后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单纯套扎治疗组在治疗后EV消失及明显减轻者占58%(EV完全消失18例,基本消失11例),而套扎加硬化组患者在治疗后EV消失及明显减轻者占98%(EV完全消失40例,基本消失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EVL组再出血者12例,其中黑便者4例,呕血者8例,再出血率为24%,EVL+EVS组再出血(呕血)1例,再出血率为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原因之一。治疗上,可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以及内镜治疗等。内镜治疗主要有内镜下硬化治疗和内镜下套扎治疗两种方法。单纯使用EVL治疗,存在着EV复发率高的缺点;而单纯使用EVS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高[1]。由于EVS和EVL单纯使用时均存在缺点,曾有国外文献提及二者联合治疗EV的报道,近年来国内也多有该方面的研究。尚瑞莲等[2]指出,套扎治疗后小剂量硬化剂加固治疗可显著减少套扎术后残留的食管曲张静脉、防止闭塞消失

    的静脉再通、预防再出血,有助于提高结扎术的长期疗效,延缓静脉曲张的复发。硬化剂的作用是可以在局部压迫并闭塞血管,达到降低出血危险性的目的[3]。郑君等[4]也同样得到了联合应用两种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出血率的结论。在各种治疗方法中,内镜治疗的优势明显,本研究结果也论证了联合应用对于二者治疗缺点的互补性。因此笔者认为对比单纯套扎治疗,套扎加硬化的治疗方法更能有效且安全地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萱,梅瑞平,刘志坚,等.内镜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7):702-709

    [2] 尚瑞莲,李兆申,金震东,等.小剂量硬化剂加固对食管静脉曲张术后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3):207-209

    [3] 王志军,张颖,孙远杰,等.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与套扎加硬化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2):123-124.

    [4] 郑君,谢溟.内镜下硬化加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7(21):4544-4547.

    (收稿日期:2012-03-26), 百拇医药(董瑞 程太钢 薛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