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3185837
黄芪丹参饮对气虚血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22期
     炎症在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正被进一步揭示,有观点认为免疫和炎症是内在和外在危险因素致心血管再塑和发病的中介和中心环节,应用抗炎和免疫调节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药类制剂有望在多靶点作用的环节中,对炎症或炎症细胞因子起到一定的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临床以心悸、气短、胸闷、紫绀、水肿、咳喘等为主要表现。李晓娜等[11]认为气虚血瘀贯穿慢性心力衰竭病程始终,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发展则会瘀血化水或阳虚水停,泛滥肌肤,出现水肿;水气凌心,引发心悸、气喘等,早期干预对防治慢性心力衰竭起着积极作用。黄芪丹参饮主要由黄芪加丹参饮组成。黄芪可补气升阳、利尿消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有效成份黄芪苷可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减少AMP分解,增加钙离子内流,及通过抑制心肌细胞Na+-K+-ATP酶从而产生强心作用;唐志新等[12]研究黄芪具有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杨海波等[13]研究黄芪不仅能够改善心功能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