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8期
编号:13190007
福田区肠道传染病实验室监测结果的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叶郁辉 牛姬飞 林志萍 梁桂玲 扈庆华 牟瑾 王琦
    参见附件。

     1.2.4 采样、检测、复核及质控等方法 腹泻监测哨点医院门诊医生按腹泻监测对象的标准选择采样对象,采集腹泻监测对象的大便样本、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按检验流程及时送检,统一在微生物室进行10种致病菌的分离培养,预防保健科督导各环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与哨点医院的实验室之间有运行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均采用统一的实验方法,配备大部分相同的试剂,参加室间质量控制,菌株按照要求保存,所有初筛阳性结果的标本定期送福田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复核。福田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中心对初筛阳性菌株进行分类、登记、PFGE分型(或其他分子生物分型)等,深圳市对福田区的结果进行质控和复核。所有实验采样信息、检测结果均及时录入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各级人员按权限查询、录入、审核相关信息等。

    1.3 数据收集、汇总

    腹泻监测哨点医院预防保健科人员负责收集、核对、汇总监测病例采样表及阳性病例等信息,收集医院每月门诊的就诊总人数、腹泻患者就诊总人数等相关信息。

    1.4 统计学处理

    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腹泻监测病例状况

    共发现1226例腹泻病例,经复核,符合腹泻监测标准且采样合格的病例1004例,采样率为81.89%;均进行肠道致病菌分离培养(阳性菌株检测),初筛阳性144例,确认阳性115例,确认阳性率11.45%。肠道致病菌阳性115例中,沙门菌、副溶血弧菌、EPEC、EIEC、ETEC的构成比分别为4.35%(5例)、16.52%(19例)、29.57%(34例)、20.87%(24例)、28.87%(33例)。

    2.2 肠道致病菌检测的初筛与确认结果情况

    肠道致病菌监测的初筛阳性与确认阳性一致性较好(P<0.01),Kappa值均>0.75,检测出的肠道致病菌中含沙门菌、副溶血弧菌、EPEC、EIEC、ETEC在内的初筛阳性与确认阳性一致性均较好(P<0.05)。见表1。

    2.3 性别分布情况

    沙门菌、副溶血弧菌、EPEC、EIEC、ETEC阳性病例中男女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