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7期
编号:13190377
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李云 刘金鹏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治疗组患者言语减少、情绪抑郁、睡眠障碍、兴趣缺乏、食欲缺乏、精力减退、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症状很大程度减轻,对照组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表明心理康复治疗使脑卒中后抑郁症程度减轻;对照组治疗后HAMD总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HAMD总分差值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心理康复可以大幅度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症程度,且无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受到重视[7]。脑卒中患者在最初立即痊愈的希望破灭后往往陷入绝望和担忧、抑郁、焦虑,患者表现为少言、淡漠、缺乏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上过分依赖他人,对治疗和训练持怀疑态度,郁郁寡欢,甚至偷偷哭泣,个别的产生自杀意识等。首先对所有脑卒中患者预先告知肢体等功能恢复的过程和可能后果。并告知心理康复计划与实施程序。一定要说清心理康复的作用和实质,康复是学习、锻炼的反复过程,是脑功能的重组与再建,务必要使患者自己投身于康复,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圆满的结果。在心理康复治疗过程中,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必须经常注意其有无兴趣明显缺乏,生活空虚、厌烦、淡漠等情绪低落的表现,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取得心理康复成效的关键,医护人员必须尊重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取得信任;医护人员言语、行动、表情都应给患者以亲切和可信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