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护理》 > 20194
编号:13563570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健康护理》 20194
     末梢血和静脉血较为常用;末梢血通常来源于毛细血管,可在温度下降时发生溶血,加上出血不畅,需操作者挤压,极其容易导致组织液渗入血样标本中,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动脉血则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采集过程较为困难,需操作者具备高超的技术,通常用于血气分析等特殊项目中;而静脉血最为常见,具有血成分稳定等优势,且不会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准确的反映血液循环具体情况;除此之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叉感染及医源感染风险[15-16]。从临床感染的角度上分析采血方式,相对于末梢血来说,静脉采血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等,进一步保证患者的健康。血常规检验中通常需要采集静脉血0.6~1.0mL,如果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受到干扰导致检验结果有疑的情况下,可以再次抽血进行反复检验,而末梢血由于血量较少,缺乏静脉血反复采血检验的优势[17-18]。末梢采血方便快捷,血量少,对新生儿采血有着重要的意义。[19]

    总而言之,不同的采血方法受血样标本采集方式、采集部位的影响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