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继发性肾脏疾病 > 糖尿病肾病
编号:13563984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血清学检验肾功能的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健康护理》 20194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检验结果在疾病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86例,按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与否将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41例与糖尿病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多项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炎性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r、BUN、CysC、β2-MG、尿α1-MG及mALB等肾功能检测指标及炎性指标CRP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离心机离心后,取上层血清上机进行肾功能和炎性血清学相关项目检测;留取晨尿离心取上清液上机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检测采用速率法,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1-微球蛋白(尿α1-MG)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利用罗氏公司的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测定;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采用散色比浊法,利用西门子公司的BN ProSpec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测定。

    2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并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检测指标参考范围:血Cr为44 ~125 μmol/L,血BUN为2.8~8.2 mmol/L,血β2-MG为0.8~3.0 mg/L,尿α1-MG为0~12.8 mg/L,mALB为0~20 mg/L,CysC为0.50~0.96 mg/L,CRP为0~8 mg/L;项目检测值超过参考范围上限即为阳性,计算各项指标单独诊断和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联合检测某一项为阳性即可判定为阳性。

    3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SPSS 19.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血清肌酐与血清尿素氮是检查肾脏功能受损程度重要指标,肌酐为肝脏与肾脏合成物质,其通过血液循环由肾脏排出,当机体代谢量增加时,肌酐含量在人体内明显增多,同时近曲小管肌酐分泌量也随之增加,因此,血清肌酐含量可直接反应出肾脏对肌酐分泌量多与少及滤过功能优与劣等情况。血清中尿素分子均由肾小球滤过排出,在排泄过程中肾小管对尿素可重新吸收率约为40%左右,当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呈现明显上升状态时,可直接反应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情况。

    血清胱抑素C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的一种,在正常血液循环中,可以在肾小球滤过后被近曲小管重吸收,且重吸收后完全降解,肾脏是其唯一降解清除场所,其浓度直接被肾小球滤过率所决定,因而也可以作为判断肾功能的敏感指标,加上其具有分子量小、产生率恒定的特点,检测受外在因素影响小,稳定性强。

    血清β2-微球蛋白也是广泛存在于血浆、尿液、脑脊液、唾液以及初乳中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正常人的合成率及释放量都可以维持相当恒定,由于其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并几乎完全在近端肾小管吸收,排出很少,只有在功能受损的情况下才可大量检测,也可以反映肾脏滤过功能。α1-微球蛋白均属于人体肝脏及淋巴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在各种体液及淋巴细胞膜表面都有广泛存在,是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灵敏指标之一。

    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由于肾小球过滤膜上的负电荷会明显减弱,且过滤处于较高压状态,致使过滤膜孔径增加,加之肾小球内毛细血管的跨膜度较高、肾小球滤过膜蛋白屏障功能受损,常导致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增多,并且随着患者病情进展,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会随之增高。因此,通过采集尿液标本对其微量蛋白尿进行测定,也可以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进行有效诊断。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糖尿病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检验指标均处于较正常范围内,而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血清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值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这一结果提示上述指标作为肾功能评价指标,其可较敏感反映出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其对诊断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均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除此之外,本文还对炎性指标血清CRP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也有糖尿病肾病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情况,这是由于2型糖尿病同时具有炎症性特点,机体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会使糖尿病发生率大大提高,而在慢性炎症诱发糖尿病肾病的时候,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也可以对其进行预测[7]。

    本文还分别对各项指标单獨或联合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阳性率进行了比较,发现联合诊断阳性率可达92.68%,显著高于任何一项指标单独诊断的结果,提示临床可将肾功能相关指标与炎性指标及其他指标联合应用,以便能够在患者发病早期给予科学、有效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玉,吴延昊.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检验相关指标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7(28):366-367.

    [2]袁莉,邓红俊.糖尿病肾病临床检查[J].糖尿病临床,2015,9(9):457-460.

    [3]杨栋梁.浅论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3(3):120-121., 百拇医药(冯进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继发性肾脏疾病 > 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