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科学》 > 20187
编号:13593364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教学素材就在生活中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健康科学》 20187
     笔者作为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深知这门课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尴尬地位。国家重视,学生德育需要,但是苦于没有应试压力,任课教师非专业化等原因,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就只存在于照本宣科。并非教材不出众,2016年部编教材开始统一实施后,教材变美了,内容更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了。但是教材简单的几幅图,着实让一线教师无从下手。并非任教的教师不认真,而是课堂素材不好找,教师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准备课堂素材。基于此现状,为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从课堂教学素材入手,解一线的教师之需。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时提及“本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必须根植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想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基于此,所有课堂的教学理应围绕儿童生活而开展,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贴近学生,才能落实以生为本。笔者想通过课堂的教学素材哪里来,素材如何整合和运用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来开展。

    一、教学素材哪里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圈

    “微信朋友圈”大家都非常熟悉,基于生活的点滴记录,获得好友的点赞与支持。那么儿童也有自己的生活圈,我们的素材应该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