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211390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8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3期
     (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 枣庄,277101)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抑郁的临床特点和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来诊断和评估,再给予针刺治疗1个月。结果:痊愈18例,占20.93%;显效32例,占37.21%;有效28例,占32.56%;无效8例,占9.30%;临床治愈率(痊愈+显效)为58.14%。结论:脑卒中后抑郁采针刺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并能够提高患者脑卒中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针刺治疗

    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认为如果症状持续2周以上,即可诊断为卒中后抑郁(PSD),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异常低落,以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差,直接影响到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与生活质量。对PSD的发生率临床报道不完全相同,多在30%~60%,笔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PSD发生的原因,并采用针刺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针灸门诊及住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6例。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41~75岁,平均(57.48±6.98)岁;病程2周~6个月;脑出血26例,脑梗塞60例。1.2 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CT或MRI确诊。抑郁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要求[2]。所有病例均意识清楚,无明显认知障碍或失语症状,既往无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发病后亦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1.3 评定方法 (1)抑郁症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轻度抑郁:HAMD≥20分,表现为多愁善感,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中度抑郁:HAMD≥27,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精神性运动迟滞,自我评价过低,语言减少;重度抑郁:HAMD≥35,表现为终日不语,妄想,反复出现绝望念头或自杀行为。
, 百拇医药
    (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SSS)评定:参照《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量表》。根据患者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面瘫症状等进行评分,最高45分,最低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2 治疗方法2.1 一般治疗 各病例均予脑血管病的神经营养、降压、降糖、降脂等常规药物治疗,并结合脑卒中后一般针灸治疗,取穴多以手足阳明经为主,上肢主要取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主要取血海、风市、足三里、丰隆、三阴交、悬钟等,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 个疗程,观察2~3疗程。2.2 抑郁症的治疗 主穴:百会、四神聪、内关、太冲。配穴:太阳、印堂、人中、风池、本神、大椎、神门、合谷、阴陵泉、照海等,并可加用头针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颞后线等,平补平泻手法,一般主、配穴各取2~3穴。要求体针每穴采用提插捻转1min左右,头针以捻转法行针1min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如取穴与脑卒中的一般针灸治疗相同,则不必重复取用。3 疗效观察与结果3.1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及HAMD、MSSS量表评分等进行综合判定疗效。痊愈:精神和躯体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滞、言语及动作减少)消失,HMAD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75%,MSSS减分率≥85%;显效:精神和躯体的核心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HMAD减分率≥50%,MSSS减分率≥45%;好转:精神和躯体的核心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自知力部分恢复,HMAD减分率≥25%,MSSS 减分率≥15%;无效:精神和躯体的核心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自知力无恢复,HMAD减分率<25%,MSSS减分率<15%。3.2 治疗结果:痊愈18例,占20.93%;显效32例,占37.21%;有效28例,占32.56%;无效8例,占9.30%;临床治愈率(痊愈+ 显效)为58.14%。4 讨论
, 百拇医药
    脑卒中后抑郁作为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严重地妨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显著地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国内外报道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差异比较大,但分时间段研究可减小差异,其急性期发病率主要集中在40 %~50% 。脑卒中伴发抑郁症发病机制较复杂,研究认为抑郁症状与脑卒中的关系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疾病本身症状,有生物学和解剖学的基础,脑卒中后,病灶处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水肿,相继产生变性、坏死、弥漫性萎缩,使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相对失衡,从而导致内源性抑郁;另一方面是反应性症状,脑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患者对日后工作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地位改变产生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从本组病例的观察可见,针刺取用的主穴属督脉、心及肝经。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百会、人中等穴可行气通阳、醒脑调神;心主血而藏神,内关、神门等穴可宽胸理气、调神定志;肝主疏泄而藏魂,太冲具有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作用,诸穴的作用,调整了脏腑气血的功能,因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针刺既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抑郁情绪,同时促进了神经功能的康复,并且能够增强疗效、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建立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也是脑卒中康复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医护人员应动员家庭、社会一道共同关心、帮助脑卒中患者,帮助他们解除负性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 6 ):379.[2]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百拇医药(焦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