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211360
3例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报道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3期
     (曲阜市书院卫生院,山东 曲阜,273100)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穴位注射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32岁,35岁,45岁;病例侧别:右1例,左2例;发病时间分别为5天、7天、15天。1.2 治疗方法 3例均无糖尿病患者。采用10%GS20ml+地塞米松5mg,取患侧环跳穴,用7号长针注射,合用静脉滴注5%GS25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5%GS250ml+胞二磷胆碱0.5,每日一次,治疗7天,20%甘露醇150ml静脉滴注,治疗3天。1.3 诊断依据 (1)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及大腿后面小腿外侧和足背、小脚趾放射性麻木疼痛。(2)干性坐骨神经痛以臀部、梨状肌有明显压痛。根性坐骨神经痛在增加腹压时,患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较轻。(3)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患肢远端皮肤感觉减退,有针刺感,踝反射减低或消失。2 结果

    治疗7天1例,治疗10天2例。坐骨神经痛停止或减轻,不能行走转为自行行走,即全部显效。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左下肢疼痛麻木7天,不能走路2天,于2010年7月12日就诊我院门诊,查体:T36.8℃,P61次/分,R18次/分,BP130/75mmHg。一般情况良好,神志清,精神差,不能走路(坐轮椅入诊室)。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脊柱无压痛,左臀部坐骨切迹处压痛明显,抬腿试验阳性。右侧无异常。诊断:坐骨神经痛,住院治疗。按前述治疗方法,治疗3天后,症状减轻,能走。4 讨论

    坐骨神经痛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1】。本组3例均为干性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以休息、按摩、热敷、针灸等治疗。肿瘤或腰椎间盘突出及膨出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行理疗或手术治疗。有可能使用镇痛、镇静剂,必要时用肾上腺皮质注射及中药注射【2】。本文病例采用高糖和地塞米松合用,辅以静脉滴注营养神经、活血,减轻水肿等对症治疗。收到明显效果,此法简单,易行,值得采用。参考文献[1]贾健平 《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9月[2]陈华军 灯盏细辛配合祖师麻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45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第2期, 百拇医药(屈兴龙 张伟 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