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89427
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正中神经损伤致感觉功能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丁德权1 谭峰 李广兴 张明霞 陈景梅 林东雄
第1页

    参见附件(2182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正中神经损伤感觉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42例正中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加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加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于治疗的第1天、第10天、第20天进行康复评定,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能更加明显地改善正中神经损伤患者的感觉功能。

    【关键词】弥可保穴位注射;电针;正中神经损伤;感觉功能

    正中神经损伤常见的原因是肘前区静脉注射药物外渗,以及腕部被利器刺伤,肱骨或前臂骨折及穿通伤、腕管综合症压迫所致。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脑从业人员的增多,因腕管综合症导致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逐年增加[1]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腕横韧带增厚,腕管变窄而致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引起的手指麻木、疼痛无力及大鱼际肌萎缩等神经症状。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复其手感觉功能一直是我们治疗的方向,笔者应用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因腕管综合症导致正中神经损伤患者的感觉功能障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9月~2008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42例,其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25~55岁,发病时间≤3天。所有患者经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发现正中神经通过腕管的这一段传导速度异常减慢。按入院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 (21例)及对照组(21例),治疗组中男6例,女15例,年龄27~50岁;对照组中男8例,女13例,年龄25~55岁。排除标准:颈椎病、肘管综合征及与腕管综合征相似症状的其他疾病。入组前两组的性别、平均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一般药物治疗,药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 NS 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口服VitB1 20mg、VitB6 20mg,每日三次。同时进行电针刺激,取患侧外关、合谷、阳溪、阳池、阳谷、八邪等穴,行毫针平补平泻刺法,连接G6805型电针刺治疗仪,连续疏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天1次,10日一个疗程。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弥可保穴位注射,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弥可保注射液500ug,用5号针头,交替取外关、合谷、阳溪、阳池、阳谷中两穴,进行穴位注射,每日一次,10日一个疗程。

    1.3评定方法对所有病例均在入院治疗第1天、第10天、第20天时由专一康复医师采用Fugl-Myer感觉功能评定患者的正中神经损伤恢复程度[2] 。评分标准(手掌、手指): 0分:麻木,无感觉;1分: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2分:正常;评分提高2分为显著有效,提高1分为有效,无提高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0.0 软件包,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统计学的疗效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见表1、表2,经第10天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后,有5例显著有效,12例有效,有效率57.1%;经过20天治疗后,显著有效例数增加10例,总体有效率90.5%,而对照组20天治疗总体有效率71.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治疗第1天、第10天、第20天感觉功能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显效率(%)比较

    注: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研究发现周围神经卡压的慢性病理变化主要是阶段性脱髓鞘及轴索变性,观察其病理过程有慢性缺血、血-神经屏障改变、严重的瓦勒变性等三个基本变化 [3]。如果不及时解除神经嵌压所造成的继发性损害,细胞线粒体可坏死、崩解、髓鞘脱失、甚至部分轴突变性,必然影响其传递功能。

    腕管综合症是因手腕部受压,腕管内压力增大,正中神经受压迫所致。从中医辨病应属 “痹证”范畴,在 “治萎独取阳明”指导下进行循经针刺,起到活血、通络、壮筋骨的功效;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治疗能明显抑制周围神经损伤的发展进程,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生成,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与修复 [4];加以连接电针治疗仪输出低频脉冲电刺激,起到兴奋神经肌肉,缓解局部疼痛、麻木之功效。

    弥可保是一种辅酶维生素甲钴胺制剂,甲钴胺为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药物。主要通过促进周围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弥可保容易从高浓度转运至神经细胞的细胞器中,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髓鞘的形成,并参与髓鞘、核糖体膜、线粒体、突触的形成,对周围神经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5]。有关研究表明早期弥可保治疗可以防止有髓鞘神经纤维变性的脱髓鞘改变[6]。

    穴位注射是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相结合,同时发挥二者对疾病治疗的作用;穴位注射给药,可使药物沿经络直达病所,加强病变局部药物的浓度,加速药物吸收,减少了药物不必要的消耗;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局部穴位注射给药,较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给药,其起效期明显缩短,与静脉直接给药接近[7]。

    以上研究表面,因腕管综合症导致正中神经损伤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采用弥可保局部注射治疗加电针治疗,可加速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对手部的感觉功能的恢复起到更好的疗效,具有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顾玉东,中外手外科学术比较与任务,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1:1-2.

    [2].燕铁斌、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 版,410-411.

    [3].田德虎,赵峰,张英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8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