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089467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2期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性疾病。我科通过对近年来采用中医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回顾与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进行概括,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把溃疡性结肠炎分为:大肠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阴血亏虚型、脾虚湿蕴型和脾肾阳虚型,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探讨

    药理作用: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以溃疡糜烂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亦可遍及整个结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易复发,病程迁延不愈,可癌变。本研究通过我科采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回顾与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及各证型的用药进行了探讨。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泄泻责之于脾”、“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虚而易受外感、饮食等影响,脾运无权,水谷不归正化,日久胶结,酿生湿热,肠道湿热积滞,热盛肉腐,瘀血败浊,遂渐成下痢赤白,主要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常表现为脾虚失运,肠腑失司;或因肝犯脾土,肾虚不固,中土失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