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护理》 > 2009年第7期
编号:11812472
老年人佩戴胰岛素泵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许 燕 杨婷媛 张新梅
第1页

    参见附件(460KB,1页)。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但在国内开展的时间不长,我科从2005年开始使用胰岛素泵,带泵的患者有糖尿病围手术期I型糖尿病患者初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其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极其复杂,它要求因病因人因时而异,尽可能做到心理护理个体化,我们对带泵患者老年人心理护理如下:

    1 主要心理问题表现

    焦虑、恐惧原因分析有对强化方案的不理解、担心佩戴胰岛素泵会带来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如在治疗期间反复出现低血糖反应,更加加重患者的焦虑、恐惧,如血糖控制不理想,特别是持久的高血糖,会出现乏力、口干、精神萎靡而产生消极心理。

    猜疑心重,尤其是血糖有波动时更为突出,每次测血糖的值偏高或偏低时都会闷闷不乐,当别人说话时就会认为在议论自己。

    治疗的期望值过高,控制血糖的因素很多于饮食运动及情绪多方面因素有关,有时血糖稍有波动会产生强烈悲观,如我的病好不了等念头。

    2 护理措施

    2.1 与患者交往原则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信任医护人员,对患者讲明带泵的注意事项以及低血糖反应的处置,护士在交往中应起到主导作用。

    2.2 个性化原则

    糖尿病患者会有许多相同的心理问题,但不同的患者由于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的影响,个性化的心理问题也很多,另外疾病在不同的阶段会导致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整个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以便调垫心理护理方案。

    2.3 重视原则

    老年患者原本会有孤独感及社会遗弃感,而进入了陌生的医院环境,就会更加产生紧张和焦虑,另外患者家属对疾病也总是抱着不安的心情,常常来向医护人员询问,希望得到疾病方面的讯息,要重视与患者亲友之间的交流,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可帮助亲友轮流探视,请家属一起帮助老人度过心理不适期,以良好的心态促使疾病的康复。

    2.4 主观能动性的原则

    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整个带泵过程让患者了解胰岛素泵的优点以及必要性,了解胰岛素泵的性能,了解佩戴时的注意事项,即可密切护患关系,同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达到药物治疗所达不到的效果,消除患者患者不良的心理,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6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