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护理》》 > 2008年第8期
编号:11753384
儿科急诊护士专科培训方法与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日 《医学与护理》 2008年第8期
     摘 要目的:培养高素质的儿科急诊专科护士,提高儿科急诊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我们从2006年6月-2007年6月,对急诊儿科护士进行专业理论、抢救技能、抢救程序等系统的专科培训。结果:通过对儿科护士的系统培训,其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得到显著的提高,护士急救意识增强,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

    关键词儿科 ;急诊护士 ;专科培训

    急诊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病人及家属希望得到快捷、高效、优质的治疗和护理,儿科急诊护士担负着救护病人和协助医生诊治疾病的双重任务,经常要面对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儿科急诊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稳定的专业思想。因此,我科制定并实施了儿科急诊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意识的培训方法,注重能力培养,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培训对象

, 百拇医药     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急诊科的全体护士,共36人,其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6人,护士24人。

    2培训方法

    2.1确定培训内容

    根据急诊儿科的特点制定培训内容:专科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相关急救技能以及急救意识的培训。专科理论知识包括急诊室的护理常规、应急预案、药物和输血的关键流程,中毒、惊厥、过敏性休克和心肺脑复苏的抢救程序,以及各种抢救药物的相关知识。急救技能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机等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及气管插管的医护配合,急救意识主要是模拟遇到突发的病情变化和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理。

    2.2实施方法

    2.2.1基本技能培训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给予病人有效治疗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急诊护士的一门很重要的基本功。护士长合理排班,新老搭配。注射班的护士安排2~3名,以一名穿刺技术好、心理素质好的护士为主,另安排1~2名导注护士固定患儿肢体,护送患儿到床旁。科内成立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由科内穿刺技术好的人员组成,定期对穿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好的建议进行分析总结,以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 百拇医药
    2.2.2分组培训

    成立专业的培训小组。全科36人,分成6个培训小组,每组由一名主管护师、一名护师和4名护士组成。主管护师担任小组长,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负责每组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指导,要求急救护理操作人人过关,专科理论知识全面掌握。

    2.2.3 临床导师制

    由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临床导师,制定培训计划,对新进护士或专业技术不熟练的护士负责传帮带工作。分阶段进行培训,每个班次由不同的临床导师轮流带教。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每位临床导师的优越性,提高带教护士的急救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在处理纠纷矛盾的时候,能更好地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2.4护士长全面督导

    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她们苦练基本功。每月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对特殊病例及时组织高年资护士开展护理疑难查房,分析讨论,以不断改进培训计划,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同时加强团队及个人抢救能力的培训,抢救病人时,达到护士之间、医护之间以及科室之间互相协调和紧密配合。
, http://www.100md.com
    3考核方法

    3.1科室建立长期的考核评价制度

    3.1.1考核评价

    护士每月考核一次,护师每季度考核一次,主管护士每半年考核,考核内容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理论以三基知识、应急预案、护理常规以及急救知识为主,操作以上氧、除颤、洗胃、心肺脑复苏等抢救程序为主。应急能力考核主要模拟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和全体伤亡事件报告、协调安置、抢救的应对措施等。

    3.1.2奖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将考试成绩登记在册,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考试成绩优异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不合格者予以罚款,小组长和临床导师也给予相应的奖惩。

    4体会
, 百拇医药
    4.1护士急救意识增强

    通过分组和临床导师制对儿科急诊护士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大部分急诊护士掌握了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急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并能主动对疾病进行观察和判断,进行主动性护理,能够及时巡视病房,主动观察抢救、留观、输液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病情变化,能及时给予初步处理并报告医生做好对症处理。

    4.2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科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全科护士三基理论知识平均成绩由2006的72.5分提高到了81.6分,增长了12.6%;操作考核平均成绩由2006年的75分提高到了82分,增长了9%。

    4.3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通过这一年来对儿科急诊护理人才的培训和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形成了一支急救技术过硬、护理操作熟练、服务态度优良的护理队伍。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率由以前的90%提高到了95%。
, 百拇医药
    4.4调动了全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

    分组和临床导师制培训使护士能结合临床实践,学以致用。在全科内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奖惩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李秀娥、王玉玲、金海燕.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护理管理杂 志.2002年7月第2卷第4期.

    [2] 李映华.我院急诊科护士的专科培训措施.当代护士.2003年第8期68.

    [3] 邓小玲.护士在职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2004,4(3):71- 73., http://www.100md.com(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