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学刊》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781165
小肠壁梭形细胞恶性肿瘤1例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中国医药学刊》 2009年第5期
     【中图分类号】R7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5-0096-0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23岁,间断性腹痛半月,伴黑便3~4d,于2008年12月1日入院。入院查体:T37.9℃,P120次/min,腹部膨隆,全腹均压痛及反跳痛,于右下腹可触及约12.0cm×8.0cm肿物,质软,活动可,阴道后穹窿穿刺为血性液体。B超示:腹腔肿物约9.0cm×8.0cm不规则包块,内呈中等回声及液性暗区。随行剖腹探查术。术中于小肠壁中段发现约11.0cm×10.0cm囊实性肿物,肿物于膀胱后壁及子宫前壁和部分大网膜粘连,肿物基底部为小肠壁,并与肠腔相通。行距肿物基底部约3cm处切断肠管并端端吻合(打开病体,内呈鱼肉样组织)。术后病理:

    ①小肠壁梭形细胞恶性肿瘤。②肠管上下残端未见瘤组织,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无不适主诉。

    2 讨论

    小肠恶性肿瘤较少见,约占胃肠道全部恶性肿瘤2%~3%,男性多于女性,且于45岁后患病率较高,60~70岁较多。该病例为23岁女性,也就更为少见。小肠肿瘤在早期无任何严重症状而被延误诊断,误诊原因归纳起来为:①早期症状不典型。②没有理想的检查方法,X线、CT、B超均不能明确诊断。③警惕性不够,往往满足于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腹部肿物等常见症状,因此,当患者出现反复不规则腹痛、贫血、黑便、腹部肿物,在排除胃、结肠、直肠疾病后,应考虑小肠肿瘤的可能性。, 百拇医药(李金帅 张俊领)